英国明禁暗运、清政府明拒暗收,俩方究竟做了什么罪恶勾当野史趣闻

2018-11-03 18:04:41

一八四年(清道光二十年),距今一百四十年以前,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于他们把一种叫做鸦片的毒品运到中国来贩卖引起的,所以叫鸦片战争。鸦片是从一种叫做罂粟的植物中提炼出来的,俗称大烟,原产英国殖民地印度等地。这种东西毒性很大,人吸了有瘾,经常吸大烟的,日久天长就会瘦得皮包骨头,面如土色,有气无力,不像个人样,所以人们把有大烟瘾的人叫做大烟鬼。惨无人道的英国资产阶级发现,在中国,鸦片这种东西,不光卖得快,而且价格卖得高。于是他们就强迫和引诱印度农民大量种植罂粟,垄断鸦片生产。经过精心炮制,把鸦片做得适合中国大烟鬼的口味,再由国家官吏卖给商人,运到中国来。鸦片战争前的四十年中,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多达四十多万箱,从中国掠夺去了三、四亿银元,发了横财。当时的美国和沙皇俄国一看英国在中国贩卖鸦片大发横财,馋得垂涎三尺,所以也把鸦片运到中国来卖。这样一来中国的白银就像流水一样流向了国外。

白银的大量外流,使白银的价格上涨一倍以上原先七、八百文铜钱就能换到一两白银,以后就需要一千六、七百铜钱了。劳动人民出卖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收的是铜钱,可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一清朝政府征收各种捐税却要白银。因此,劳动人民必须把铜钱换成白银才能缴纳捐税。所以白银大量外流的直接受害者是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在清政府苛捐杂税的盘剥下,生活已经够苦的了,再加上白银的外流,生活更是苦上加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被逼得纷纷破产,家破人亡。英国鸦片贩子真好比是杀人不见血的凶手。当时中国的最高统治者道光皇帝,也看到了鸦片的危害。他为了维持封建统治,就在一八二二年(清道光二年)发布了一道命令,命令中写道:“鸦片流行全国,危害深重。海关官员只知贪污受贿、营私舞弊,烟毒危害日益严重。今命令阮元、达三二人,对来往外国商船要认真检查,严禁鸦片流入海关。”阮元当时是两广总督,达三是广州海关监督。英国鸦片商人为了混进海关,花了很多钱收买他俩。他俩只顾自己发财,哪管国家利益,就千方百计包庇英国鸦片商人,放他们进关当他俩接到皇帝的命令以后,阮元就给皇帝写奏折,搪塞道:“皇上,关于禁烟一事,臣认为目前只可约束,不可严禁。要想严禁,必须慢慢地来,不可操之过急。”

一八二六年(清道光六年),两广总督换成了李鸿宾。这个家伙比阮元、达三更坏。他表面上派了很多巡逻船只在海上巡逻,好像是检查外国商船实际上是借机向外国烟商伸手要钱,谁给钱,他就放谁进关。就这样,他每个月从烟商手里索取白银达三万六千多两。到了一八三一年(清道光十一年),道光皇帝又下了一道严禁吸烟贩烟的命令。但清朝政府的官吏不但不听这一套,反而把禁烟令当成向外国烟商索取高价贿赂的借口。广州水师副指挥韩肇庆,是个见钱眼开、善于投机钻营的家伙,他对外国烟商说:“现在皇上禁烟十分严厉,我放你们进关,担着很大的风险。如果你们答应每万箱鸦片给我几百箱,让我拿着这些鸦片去报功,我不但让你们进关,还可以用水师的船只帮你们运进海关。”英国烟商们一商量,认为这样也能赚得很多钱,就满口答应了。韩肇庆把英国烟商送给他的鸦片,留一部分给自己,另一部分,说是从外国商船上没收的,用来假报禁烟之功。他用这种手段,发了财又升官,当了广州水师的总指挥。广州海关的官吏,从鸦片走私中大发横财,内地的官吏十分眼馋。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鼓励农民种植罂粟,想方设法包庇烟商,也捞了不少油水。

英国政府看透了清政府禁烟是假的,就在一八三六年(清道光十六年),加派了一个名叫查理·义律的人,担任了驻广州的领事。义律出身于英国贵族,曾担任过英国海军少佐,在南美洲干过贩卖奴隶的勾当。这个家伙长得鬼头鬼脑,满肚子都是坏心眼。他当上领事以后,就和一个所谓“中国通”名叫郭士立的德国耶稣教传教士勾结在一起。一天,义律设宴招待郭士立,向他请教在中国推销鸦片的方法。郭士立滔滔不绝,大发议论,他说:“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只知骄傲自大,不知研究世界形势,没有一点进步倾向。满朝文武官员,昏庸无道,鼠目寸光,贪污受贿,勾心斗角,又大都是些大烟鬼。只要向他们大施贿赂,在中国推销鸦片,是很容易的事情。”义律听了郭士立的话,十分高兴,就委托郭士立想办法贿赂清朝大臣。郭士立接受了义律的委托,花很多钱买通了穆彰阿、琦善、耆英等朝廷大臣。这些卖国贼就成了英国鸦片商人的忠实帮凶。英国鸦片贩子和清朝贪官污吏就是这样,为了大发横财,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大要两面手法:英国明禁暗运、清政府明拒暗收,一同干起了罪恶勾当。

本文作者:付先生讲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