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故事新编之六:正德皇帝夜宿卧龙冈野史趣闻

2018-11-03 17:03:07

正德皇帝夜宿卧龙冈

众所周知,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有两大嗜好,一是好色,二是好游玩。他常常带着嫔妃四处巡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一次,西域藩国进贡给正德皇帝一个妃子。这个妃子不仅十分貌美,风情万种,而且通体散发出一种奇异的芳香。正德皇帝对她十分珍爱,赐名“香妃”。

为了博取芳心,正德皇帝决定带香妃南巡。大队人马从京城出发,经浙江、江西,从修水直到湖南平江。在平江改乘龙舟,沿汨罗江顺流直下。当时正值仲夏时节,船舱内略显闷热。正德皇帝携香妃走出船舱,站立船头,观赏沿江风景。只见夕阳西下,红霞满天,两岸青山苍翠欲滴,宽阔江面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突然,从远处传来一阵悠扬洪亮的钟声,正德皇帝问随从:钟声来自何处?随从奏道:离此十里之遥,有一新市古镇。古镇东北方向湄江与汨罗江交汇处,有一片河洲叫“马林岗”。此处有一座观音古寺,相传是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恭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督建,寺庙规模宏大,香火十分旺盛,钟声就是从此寺传来。正德皇帝闻奏,立即下旨:上岸参观观音古寺。

龙舟到达新市河段后,即停靠在湄江出口处的一座石桥边。此桥由两块条石搭建而成,宽约三尺,长约一丈八尺。地方府州郡县大小官吏都跪列桥头道旁恭迎圣驾。正德皇帝从石桥登岸,沿青石板路来到观音寺正门。早有寺中方丈恭迎,并引导正德皇帝进寺参观。正德皇帝举头观看,只见该寺黄瓦红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流金溢彩,气势恢宏。前后共有三进。第一进两旁是石砌天井,殿中供有关帝神像,丹凤眼、卧蚕眉,美须飘逸,令人敬畏。背面是韦陀菩萨。第二进是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祖神像,旁边是阿蓝、迦叶,宝殿两边是十八罗汉,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第三进是观音殿。观音菩萨立于莲花宝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举杨柳。旁边是文殊、普贤菩萨。观音殿背面还有一尊千手观音。整个观音寺有大小僧房81间,常住僧人近百。寺内香烟缭绕,钟磬齐鸣。

正德皇帝参观完毕,再次来到关圣殿,只见殿中有一块丈多见方的暗红色祁阳石,石面光滑如镜,用手触摸,清凉如水。正德皇帝随即吩咐:朕今晚和香妃就下榻于此。方丈立即命人在石上铺好凉席,四周点上檀香,请皇上休息。由于此地地势较低,又临近江边,加之洲上草木繁茂,因此蚊虫甚多。正德皇帝和香妃解衣就寝后,被蚊虫叮咬,无法入睡。正德皇帝翻身坐起,开口说道:“蚊虫听令:朕今晚下榻于此,尔等赶快离开,不得违令”。俗话说,帝王乃金口玉言,言出令随。那上界掌管蚊蝇蚤虱的神仙闻听此言,立即将“马林岗”一带的蚊虫尽数收走。自此,“马林岗”很少有蚊虫滋生。当正德皇帝的南巡大队人马离开观音寺后,当地百姓便将石桥取名为“接龙桥”;将“马林岗”改名为“卧龙岗”;将关圣殿中的祁阳石取名为“卧龙石”。

说来也怪,自从正德皇帝下榻观音寺后,这里先前的繁荣气象日渐消退。住在此地的居民家境渐衰,甚至后继无人。就连盛极一时的观音古寺也香火渐淡。当地百姓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后有一游方道人,来此地仔细看过风水后,说这是皇帝将灵气带到这里,平常人无福消受。除非有人能受得起此地的灵气,才能引导卧龙岗重现繁荣。凡信奉此说的人至今仍在翘首企盼。

本文作者:新市镇综合文化(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