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野史趣闻

2018-11-03 16:36:40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做过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因主张王叔文进行政治改革(永贞革新),被贬为郎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改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穆宗以后,调任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境)、和州(今安徽和县)、苏州、汝州等刺史。晚年回长安任集贤殿学士,后回洛阳任太子宾客,最后官至检校礼部尚书。他为人正直,有骨气,虽长期被贬。也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改变政治态度。

刘禹锡是我国唐代杰出的诗人。在诗歌创作方面,由于遭贬,生活中比较接近人民,热爱民间歌谣,从中汲取营养,产生了许多独特风格的优美诗篇。他的《竹枝词》《杨柳枝词》《浪淘沙》诗词,语言生动风格清新,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他的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刚健爽朗,讽刺辛辣有力。他还写了些咏物的小诗,不论是写登临怀古或感慨身世,都有自己的特色。他的好友白居易、柳宗元对他的诗歌造诣都很佩服,评价很高。有《刘宾客集》传世。在汝州有《送廖参谋东游二绝》留香

本文作者:眷园(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