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的李义府,干尽坏事,最终还是郁郁而终野史趣闻

2018-11-03 16:01:27

当年支持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的大臣,最重要的人物就是李义府和许敬宗,这篇文章主要介绍李义府,以后再介绍许敬宗。

李义府这个人,非常狡猾,口蜜腹剑,表面上待人随和有礼,跟人说话时总是和言悦色,面带笑容,可他心胸狭窄好嫉妒,为人狠毒残忍。在他当上大官后,凡是对他言语稍有触犯者,都会被他陷害,结局悲惨,当时的人都说他笑中有刀,实在是一个可怕人物。

在唐朝讲究出身的风俗下,李义府出身不算好,他的祖父只担任过县丞。

贞观八年(634年),李义府因文章写得好被剑南道巡察大使李大亮表荐为门下省典仪,然后又得到刘洎、马周的举荐,改任监察御史,并随侍晋王李治。

从这一点看,李义府的仕途不错,有人提拔。有能力不如有机遇,李义府遇到了机遇,自然官运亨通了。李治后来成为皇太子,李义府被任命为太子舍人、崇贤馆直学士。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病逝,太子李治继位为皇帝。一朝君来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李治当然会提拔自己的人。李义府作为太子府的旧人,改任中书舍人。永徽二年(651年),李义府又当了弘文馆学士。

此时的李义府,真是春风得意了,跟对主子了。可是永徽六年(655年),李义府倒霉了,因为他得罪宰相长孙无忌,被贬为壁州司马。

但是狡猾的李义府消息特别灵通,他被贬的敕书尚未下达门下省,他就秘密获知了,于是他急忙找中书舍人王德俭商量对策。

王德俭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皇帝想立武昭仪为皇后,但又害怕大臣们不同意,所以还没有正式提出。如果你能推助此事成功,一定能转祸为福。”

李义府听后大喜,就代替王德俭值夜班,然后趁机叩门上表,请求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即武则天)为皇后。

当时正为此事烦恼的糊涂皇帝李治大喜过望,召见李义府,并收回贬官敕书,将他留居原职。

对于李义府来说,谁当皇后都一样,别说皇帝立庶母当皇后,就是皇帝立他的亲生祖母当皇后,都不关李义府的事,只要保证李义府的荣华富贵就行。至于王皇后的死活,更不关李义府的事,李义府没有那么多的同情心。

同年十月,武则天被立为皇后。押对宝的李义府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男。

从此之后,李义府成为武则天的嫡系奴才,他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袁公瑜、侯善业等人引为同类,狼狈为奸,贬杀大唐的忠臣,使得武则天一步一步掌握朝权。

显庆元年(656年),李义府又升官了,多了一个职务就是太子右庶子,进爵广平县侯。人要是官当大了就需要美女了。

这时洛州女子淳于氏因罪被关入大理寺监狱,据说她犯的罪是因为婚外恋毒杀家人。李义府听闻淳于氏貌美无比,是个难得的大美人,就暗中指使大理丞毕正义将她释放,然后把她接到家里纳为妾室。

对于李义府来说,女人长得漂亮就行,品德无所谓,反正再狠毒也比不过他狠毒,再狠毒的妇人被他管着就不敢放肆了。

大理寺卿段宝玄把这件事据实上奏,李治命给事中刘仁轨、侍御史张伦审理此案。李义府怕自己罪行败露,竟逼大理丞毕正义在狱中自杀,杀人灭口。

皇帝李治虽然知道实情,但想到李义府是他爱妻武则天的宠臣,看在武则天的面子上,没有追究李义府的罪行。

显庆二年(657年),武则天升李义府为中书令、检校御史大夫、太子宾客、河间郡公,并为他修建宅第。

当时的李义府权势滔天,家中子弟都被有了重要官职。李义府太得意了,他贪婪的本性使他和妻子、子婿大肆卖官鬻爵,把朝廷弄得乱七八糟。

后来李义府因为跟一个有权的大臣争执不休,让皇帝李治看着烦,两个人都贬官到地方任职了。

显庆四年(659年),李义府又东山再起,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都说武则天和李治打击士族,提拔寒族,可是也就打击了长孙无忌一派。武则天当上皇后之后,士族在社会上还是受崇敬,而武则天提拔的寒族还想加入士族。李义府就想加入贵族大户。

李义府自称出身赵郡李氏,被给事中李崇德列入族谱。他贬官普州时,李崇德觉得他没有前途了,将他除了族谱,李义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李义府东山再起回朝后,命人罗织罪名,将李崇德下狱。

不幸的李崇德就因得罪了李义府,因为开除了李义府的假冒的族籍,最终被李义府害死,只能在狱中自杀。

龙朔二年(662年),李义府改任司列太常伯、同东西台三品。他奏请皇帝李治,将他的祖父改葬到永康陵侧,并而征调七县的很多民丁,昼夜不停的运土修坟。

满朝大臣为了巴结李义府,争相馈赠奠仪,送葬队伍绵延七十里,极尽奢华。李义府家不但活人发了迹,连死人都跟着他沾光。

同年十一月,李治封武则天的亲生子皇八子李旭轮(即李旦)为殷王,命李义府兼任殷王府长史。凡是跟武则天有关的重要职务,一定要有李义府的参与。李义府和武则天关系密切,密切地让李治看着心烦。

一个人不能太嚣张,太嚣张迟早倒霉,李义府依附武则天,连皇帝李治都瞧不起。但李治也不是好惹的,他最讨厌的事就是大臣不把他放在眼里。

龙朔三年(663年),李义府升任右相,仍旧主持铨选。他在武则天面前奴颜婢膝,出外则肆意乱法,朝廷百官都怕他,但没人敢说他的过错。

皇帝李治对李义府很不满,对他说:“听说你的儿子、女婿多有不法之事,你该对他们多加管教。”

李义府脸上勃然变色,很不恭敬地说:“是谁告诉陛下的?”

李治说:“你别问是谁告诉我的,你只说有没有这种事。”

李义府很生气,拂袖而去。

皇帝李治很生气,武则天的宠臣对他这样没礼貌,他下定决心一定要罚治李义府,让他知道,皇后虽然厉害,皇帝也不是好惹的。

不久之后,李义府请术士算命看风水。术士说道:“您的宅第怨气冲天,如果积蓄二千万钱,可以将怨气压制。”

李义府深信不疑,疯狂地搜刮钱财,还趁哭吊亡母之时,与术士微服出城。

当时的人都说李义府在窥测灾异,图谋不轨。

这时,李义府又向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索取七百贯,授给他司津监的官职,结果被人告发了。看长孙家已经败落至此,想当官还要向权臣行贿,真是富贵不出三代啊。

皇帝李治终于抓住李义府的把柄了,当年四月,李治将李义府下狱。不久,李治下诏,将李义府长期流放巂州(今四川西昌),其子婿也都遭到流放。朝臣大快人心,都认为除了一害。

武则天看到她的第二任丈夫李治实在是生气,想想李义府不过是个奴才,没必要因为他和皇帝生气。李义府被武则天抛弃了,就象扔掉一张擦过嘴的餐巾纸一样。

乾封元年(666年),武则天和李治封禅泰山,大赦天下,可是李治实在是讨厌李义府,却不赦免他。李义府很生气,想到他一直对武则天忠心耿耿,武则天却忘记了他,于是气病交加,发病而死,时年五十三岁。

上元元年(674年),李义府的妻子、儿女遇到大赦被赦免,返回洛阳。

如意元年,武则天突然想到李义府对她的辅助之功,追封他为扬州大都督,后赐实封三百户。

后来李义府的儿子李湛参与了推翻武则天的神龙兵变,让武则天第一次尝到别人对她的忘恩负义。

帮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的奸臣李义府原不是好人,被武则天利用后,还是被武则天抛弃,最终气得病故,他害了那么多条命,用他这一条命来偿还,他也算是值了。

李义府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多行不义毕自毙!”

本文作者:梦里蓬山路(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