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最忙的皇帝之一:了解雍正帝的性格,以及他身边人眼里的他野史趣闻
雍正帝当任朝政的时候,已经有45岁了,而且他在任的时间也不长,也就只有13岁,所以他当皇子的时间很长,又有这么多优秀的兄弟们,所以兄弟之间的故事也有很多,再说雍正胤禛不是最受喜爱的皇子,生母也不怎么待见他,因此世间总说着这雍正帝的性格不太好,而且对他人品的评价也不高。接下来就是来说一说雍正帝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而他的亲朋好友以及臣民对他又有什么样的印象。

先来说一说作为皇子时的胤禛,可以说皇宫中的皇子们总会有交集,况且康熙帝的皇子们前后相差只有几岁,皇子们成长时会长聚在一起也不奇怪,只是时间长了因为性格的不同,皇子们会选择相投的兄弟一起交流,因此会出现皇子们的几个小团队。

胤禛出生时间比较尴尬,又不是最大的阿哥也不是最小的,排在第四,而且出生那会生母又不是最受宠的妃子,家世在朝中地位也不高,不仅如此他从小没在生母身边长大,由一位贵妃抚养,可能不是亲生的儿子,所以照顾时难免心不太细。胤禛就在这么一个“被忽略”的氛围长大,所以养成了个孤僻的性格,其实在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常表现出不喜欢他这种性格,也对胤禛表现得冷淡。

有一次康熙帝亲自出征到噶尔丹,有六位皇子一同出行,其中就有胤禛,在征战快要结束的时候,康熙帝提出册封,将大皇子和三皇子封爵为郡王,剩下的皇子们就封为贝勒,这时有些大臣提议应封所有皇子为郡王的,康熙帝就说出了此举的理由,直接说胤禛比较轻率还不适合,而老七就比较迟钝。其实七阿哥那会身体不适已为残疾,康熙帝只是委婉些说他比较迟钝,可是胤禛却不一样,明白之人一听便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其实就是不待见这个四皇子,觉得四皇子还未能担起此任。

胤禛心中也是明白自己不讨喜,又因为性格,他也只会将心思藏在心里,所以两父子的关系也不是很好。到后来第二次的皇子册封时,胤禛就已有30岁,他这次被封为亲王,可是康熙帝对他的评价还是不高,康熙帝常说自己的老四总是喜怒不定。康熙帝这么一说,就好像是在说老四不太适合做皇帝,这可能对胤禛产生了刺激,不仅如此,胤禛长大之后明白清律,也知道了生母,只可惜生母那会已有个可爱的小儿子,从此他想被大家注意到,于是开始变得有野心。

对于胤禛的生母来说,她总是没有从胤禛身上感觉到自己是为母亲,虽然是因为两人从一开始便有了隔阂,但还是可以看出是胤禛不太会将情感表露在外,这很让人有些距离感。胤禛还是个很负责任的人,只要交付给他的事务,他便会尽心尽力地处理好,这方面也体现在他当皇帝的时候。

他其实是位工作狂,从他对政务的态度便可以看出,后世传过他在位时间不长,就是因为政务繁忙累坏了身子。对于朝政,他有认真负责过很多事情,例如杜绝朝中腐败、减少浪费资源、解决民间贫困状态等,其实他对正义也是追求很高的,只不过脾气来得快人也比较冲动,不然怎么会出现处决重臣之事呢。

了解过清史的便知道,雍正帝有两位重臣,一位是他的舅舅隆科多,另一位就是他年妃的哥哥,只可惜两位重臣并没有一直很风光,雍正帝还将他们赐死了,因为两人都犯下了谋逆之罪。

雍正帝是一位敢爱敢恨之人,只要喜爱就会表露出来,只要被他发现有了背叛之心,他便不会饶恕,还会想办法直接处死,这与皇子时的他相反,可能这才是他真实的性情,之前为了保护自己他不能如此放纵,所以他只会表露喜欢之情,而不会将愤怒表现出来。

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很看重权利,当没有权与利时,他不得不谨慎,而他手握权力时,他便会利用强权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也不会手下留情,在权力面前他不愿意带上情感,所以即使是曾经帮助过他的大臣还是有血缘关系的儿子,他都没轻饶过。

其实对于他的妃子,雍正也表现对权力的重视,他很注重妃子们的出身,除此之外,从他妃子们也可以看出他真实的性格,正如康熙帝所说的那样,雍正帝应是一个喜怒无常之人,这才是的各位妃子们也有着这样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会给很多人带来了不少影响,就连下一任皇帝弘历也避免不了,弘历自小就对父皇很规矩,因为他也怕突然间得罪了父皇,惹得皇帝不高兴。后世对雍正帝性格的评价还是有点道理的,每个人性格的养成与生活习性有着很大的关系,雍正帝也是一样。
本文作者:满星珠宝(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