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武则天是否杀死自己女儿野史趣闻
武则天为了夺取后位,把自己亲生女儿掐死了,嫁祸皇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也得到很多史学书籍的证实,但学者孟宪实却提出,以种种迹象和史料看的话,武则天并没有做出这种事情,武则天成功地获得皇位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作为一个女皇帝,在古代男权至上的社会里非常让男士觉得不公平,特别是那些书生,恨不得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
正因为如此,那些书生一直把武则天视为妖魔来写,武则天杀死自己女儿的这种说法越传越真了,但翻开历史书籍,不管是《唐会要》还是《新唐书》,都多次强调小公主的死给王皇后带来的危机,并没有说明是被武则天掐死的;
王皇后的危机也并非是从小公主之死开始的,直到王皇后被废,也没有证据辩明是公主之死造成的,王皇后的危机,其实早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王皇后虽然是出身名门,但跟高宗的关系在很早就已经存在问题了,高宗和萧淑妃连续生育有一儿两女,据《唐会要》里记载:“时萧良娣有宠,王皇后恶之”;
武则天能够再次入宫,全是依靠王皇后,王皇后主要就是为了立娣有宠,用武则天大白萧淑妃,即“欲意间良娣之宠”,但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武则天“既入宫,宠待逾于良娣,立为昭仪”,萧淑妃虽然失宠了,但武则天却越来越受宠,王皇后这个老黄瓜依然得不到皇上的喜爱,反而添加了一位劲敌,因为唐高宗不喜欢自己,她的舅舅柳奭才迫不及待酝酿确立太子,据《新唐书·李忠本传》记载:“王皇后无子,后舅柳奭说后,以忠母微,立之必亲己,后然之,请与帝位,又奭与褚遂良、韩媛、长孙无忌等继请,遂立为太子”。李治开始并没有答应皇后的请求,但迫于朝中重臣的压力,只好妥协答应了;
历史记载的很清楚,立太子,是为了稳定自己皇后的地位,此时,武则天和唐高宗的第一个儿子都没有出世,更别说公主之死了。
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儿子出生后,被命名为李弘,而李弘这个名字意味深长。
南北朝一直以来,岛礁为主的社会一直盛传“老君当治”“李弘当出”的谶语宣传李弘是真命天子,唐高宗给自己的儿子命名为李弘,就有应谶而为的意思存在,当时李忠确立,这不暗示对李忠的不认可吗?
唐高宗给自己儿子起名为李弘,已经预示着皇后有很大的危机,确切的说,唐高宗如果还没有换皇后的意思,这些问题都没有办法解释了;
《旧唐书·武则天本纪》和《唐会要·武后传》等的历史书记载双方斗争的时候,立场有所不同,但武则天的胜利却是公认的,当时唐高宗被武则天玩弄于手掌,对于已经失败的王皇后,有必要付出自己女儿的生命这样沉重的代价吗?
本文作者:动物大追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