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夺皇后,武则天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野史趣闻

2018-11-03 13:05:17

文|史弟

武则天,作为千年第一女帝,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帝王,注定备受争议、毁誉参半。

原因不仅在于儒家文化“牝鸡司晨”的影响,不仅在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傲慢和偏见。

更在于一路走来,从唐太宗的才人到感业寺的尼姑,从唐高宗的昭仪,再一步步成为皇后、天后,直至登临权力之巅,成为皇帝、建立武周,完全是由鲜血和泪水浇筑。

其中既有自己的,也有亲人的,更多的是别人的。

关于武则天可说的、有争议的点有很多,在此只提一点:为了当皇后,武则天有没有杀自己的女儿?

“小公主死亡之谜”的背景:从感业寺回到宫中的武则天已经站稳脚跟,本是仇敌的王皇后和萧淑妃反而统一战线,一致对付武昭仪。

而在野心的促使下,武则天本人也有冲击后宫之首的欲望。

小公主出生没多久就死了,而死亡的时间恰恰是王皇后看望之后。

根据史书记载,一种认为是王皇后杀死了小公主,一种认为不知小公主为何而死,可能是自然死亡,然后武则天利用了这件事,一种认为武则天直接制造了这个事件,她以小公主的死来嫁祸给王皇后。

哪一种说法更可信?最后一种。王皇后虽然对武则天也恨之入骨,但她没有杀小公主的动机。

虽说彼时争宠处于下风,可是王皇后身份高贵,背后有整个贵族集团以及宰相集团的大力支持。

她根本犯不着走这样一步臭棋——须知,唐高宗李治听闻武则天的哭诉之后,第一时间脱口而出一句“后杀吾女!”并且从此生出废后的心思,可见小公主的死对王皇后的冲击是多么的大。

恰恰相反,所有的条件都直指武则天。

首先,小公主的死,武则天是最大的获益者(当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女儿,从亲情角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最大的失败者)。

当时后宫争宠处于白热化的状态,且由后宫延伸至朝廷之上,而种种处境于武则天都不利,在此情景下,武则天亟须打破僵局。

小公主死亡之后,王皇后的境遇急转直下,武则天则是春风拂面。

据《新唐书》的记载,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是“愈信爱”,为了安抚她的丧女之痛,还追赠她的父亲为并州都督,对于王皇后,则有“废后之意”。

由此可见一般。

而且,尽管是亲生闺女,但武则天有这种下得去手的残忍和血腥。

别忘了武则天是14岁入宫,做了多年的冷板凳。

她能够跟唐高宗李治搞在一起,且从前朝的才人变成今朝的昭仪,其所表现出的个人能力、冒险精神,就不能等闲视之。

何况武则天面临的不仅是权力的巨大诱惑,亦有生命不由自主的无奈。在此情形下,她的人性完全可能一时被吞噬。

待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她给这个小女孩加封为安定公主,谥号思,按照亲王的礼仪隆重安葬。或许,此番动作,可能恰恰反映了武则天心中的愧疚之情。

真相总是令人残忍,但这就是事实。

本文作者:历史荣耀(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