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文明祭祀!没想到?野史趣闻
农历七月十五
(部分地区七月十四)
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
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
民间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
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中元节这一天
为缅怀先祖
人们会准备丰富的祭品
也会用烧香焚纸、放河灯等方式进行祭祀

但如果在中元节这天
家家户户都采取
焚纸钱、烧冥物、放鞭炮等方式祭奠
不仅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稍有不慎还有引发火灾
↓↓↓
01
2017年9月5日,江西赣州兴国县古龙岗镇发生一起由焚香祭祀引发的火灾,在当地民警、村干部、村民的合力扑救下,大火被成功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

02
2016年8月15日,贵州黔南都匀市七街金其牙科六楼一民房发生火灾,现场浓烟弥漫,消防官兵到场后及时将火灾扑灭。据户主介绍,火灾有可能是祭祖烧纸钱不慎引燃了旁边的电视机。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即将到来
在这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消除公共安全隐患
确保中元节祭祀活动
整洁有序、文明环保
消妹向社会各界及全体市民
发出如下倡议



(向上滑动查看)
《中元节文明祭祀倡议书》
广大青年朋友、群众朋友:
每到中元节祭祀期间,大街小巷、路口江堤、野外墓地、燃放烟花爆竹、焚烧冥物纸币,容易造成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这种不文明、不卫生、不健康的祭扫方式,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大量粉尘,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还容易引发火险,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在这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倡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殡葬祭祖新风,确保中元节祭祀活动有序进行。特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转变观念,文明祭祀。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奠,摒弃扫墓祭祖焚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祭拜活动,提倡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祀、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传承美德,厚养薄葬。提倡长辈在世时子女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时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做到丧事从俭、文明办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禁用明火,安全祭祀。严禁携带火种、火源进入森林区,禁止在林业山区、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严防发生森林火灾;在公墓、烈土陵园等场所祭扫时要自觉遵守秩序,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祭祀。
错峰祭扫,确保有序。中元节是上坟扫墓的高峰期,人员和车辆尤为集中,最好避开高峰,错开时段,防止车辆拥堵,严防交通事故,同时提倡骑车、步行或乘坐公交出行祭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树好形象,倡新风尚。要移风易俗,文明祭奠,不在县城中心城区、街头巷道燃放烟花爆竹焚烧纸钱、冥币等丧葬祭祀用品,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党员干部、国家公职人员、共青团员要身先士卒,做“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自觉以绿色环保、文明安全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全县各级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讲文明、树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做个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倡导者、实践者、维护者,用科学、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让扫墓的方式更科学、更文明、更健康,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时尚新风!

那么
在中元节期间
我们如何做到文明祭祀呢?
一起来看看以下方式
↓↓↓

鲜花祭祀
鲜花
祭祀
鲜花祭奠,绿色文明
鲜花是文明祭祀的首选祭品
手捧鲜花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缅怀之风渐渐增添“暖色调”

丝带祭祀
丝带
祭祀
黄丝带带有哀悼、思念、祈福、希望、盼望的含义
用系挂“黄丝带”的方式为逝者祈祷

植树祭祀
植树
祭祀
上坟不烧纸,植树绿祖坟
以种绿植营造一方树木葱郁、花草芳香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网络祭祀
网络
祭祀
网络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的祭祀方式
它是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
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电脑上
在网站上为逝者献鲜花、花烛或留言等形式寄托思念

除此之外
关于中元节祭祀安全
还有几点要说道说道的
中元节消防安全提示
1
在山上祭扫时,严禁动用明火、吸烟、烧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防止山火。

2
禁止在小区内草坪上、燃气管道旁、高压电线、汽车旁、化粪池边、芦苇草垛及工地、工棚附近焚烧香纸,燃放爆竹,防止因燃气泄漏或引燃沼气而发生爆炸。

3
大风天请避免点烛、燃香、烧纸。

4
严禁占用、堵塞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祭奠。

小编认为,祭祀缅怀本无可非议,但如果能在表达方式上做一些适应时代的改变,也不失为继承发扬了传统习俗,既遵循了民俗,缅怀了逝者,同时更保护了环境,杜绝了火灾隐患,确保了祭祀安全。
-----

-----
这个中元节,
让我们拒绝陋习,
让文明祭祀成为新风尚,
缅怀先祖,传承文化,弘扬孝爱!
本文作者:姜先生ll(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