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都说是慈禧害死了同治和光绪,看完这些你就明白了野史趣闻
慈禧为首的晚清政府腐朽不堪,在她统治的近半个世纪之中,极其黑暗,主导了一部民不聊生、丧权辱国的近代屈辱史。
纵观慈禧一生,最贪恋权柄,只要是妨碍她权力的东西,必处心积虑地除掉。这种人往往从不在乎友情、亲情,也不管祖制与皇族兴衰,更不管国家荣辱。
.jpg)
由政变开启权欲之路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在热河,年幼的小皇帝承继大统,慈禧和慈安两个太后联合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杀了八位托孤辅政大臣,夺过权柄,开启了同治一朝。
为了进一步揽权,慈禧开始削弱恭亲王奕訢,运用权术,总算也达到了目的,从此垂帘听政,再无多少顾忌。也许有人说这是政治手段,虽然无情,但还是为了巩固皇权,为了小皇帝同治。真的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同治吗?并不是,而是为了自己永远掌权。
.jpg)
当一切阻挡她专权的王公贵族、大臣政要都被收拾干净后,慈禧确实安稳的专权了几年,但皇帝一天天长大,转眼就成年而亲政了,如果以正常的封建思维来看,慈禧该交权而让自己功德圆满了吧。但恰好相反,对于只贪恋权柄的慈禧来讲,不能有人来夺权,儿子也不行,开创了权力之争无母子。
同治亲政那前前后后,慈禧真是煞费苦心,经常找茬训同治,今天骂功课学习一塌糊涂,明天骂行为准则不遵守。权力离间了亲情,这位悲剧皇帝只好亲近仁慈、温和的慈安太后。
.jpg)
同治大婚,选立皇后,慈禧更是处心积虑,一直逼他立便于自己操纵的富察氏,但同治比后面的光绪皇帝底气足些,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阿鲁特氏。阿鲁特氏年长懂事,刚烈正义,是能辅佐同治的好帮手,但慈禧害怕威胁到自身,视之为眼中钉,处处找她茬,还当同治的面打过皇后,无刻不想让富察氏取而待之。
同治皇帝是不幸的,自身私生活都受到慈禧限制,当和皇后或其他妃子亲密一点时,便斥责他,强势命令他去幸宠富察氏,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是悲哀的,何况还是皇帝。
.jpg)
同治年纪轻轻便折腾的不像样子,越来越自暴自弃,得了不治之症,一心想独立自主,做一个真正能治国的皇帝,但无能为力。也曾在病时搏一把,传密诏立自己的接班人,但受诏大臣早已被慈禧这权霸吓服了,立刻告密。
慈禧当然愤怒地忘了儿子,下令停止进膳食和汤药,禁止接见大臣,于是没几天,同治就驾崩了,无后,享年20虚岁。
机会来了肯定要弄死皇后,也是慈禧下令要她殉葬,可怜的皇后还怀有同治的孩子,也因此死得更快。因为慈禧已立同治的四岁的小堂弟,也是后来的又一傀儡光绪帝。
.jpg)
光绪帝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光绪能超越和同治更血亲的其他堂弟而上位,当然还有四岁宝宝慈禧更好玩于掌中,自己避免了当有名无实的太皇太后,还能继续以皇太后掌权。此时的满清皇族也无人敢指责这位废祖宗法制,不为皇族未来考虑的狠毒女人。
.jpg)
慈禧扫灭了一切能妨碍她权柄的人,包括亲生的儿子。所以,从此再无顾忌,再无敌手,大臣也领略了这个女人的蛇蝎狠毒。令人发笑的是,慈禧平时还最喜欢以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自居,谁都知道慈禧不慈,包括她自己。这位女人也已经朝野无敌,谁也不怕,不过洋人除外,面对洋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真是一幅“慈眉善目”的嘴脸。
.jpg)
光绪帝的皇位远没有同治帝的自信,只能、更加是傀儡的命,袁世凯早就看透了这点,戊戌变法事件中才选择告密,从来人心最可怕。光绪帝的悲剧是同治帝的继续,看了同治遭遇之后,也不再觉得惊讶。历史有它正义的地方,任何事或任何人,虽得逞一时,终逃不过历史的评判。慈禧主导的近代屈辱史让人痛惋,但清王朝的掘墓离不开她这个优秀的助攻。
本文作者:百家历史门户(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