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文史小随笔015」叶赛宁之死野史趣闻

2018-11-03 11:34:34

原创文/董元奔

有一群俄罗斯近现代诗人,他们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生活在残酷的政治风云里,他们的生命大多很短暂,似乎很难活到四十岁,且大多是因自杀或决斗而死,但是他们却因为自己的爱情而像流星一样划过北半球的夜空,璀璨夺目。普希金、雷列耶夫、马尔林斯基、莱蒙托夫、阿赫玛托娃,等等,这里我们只谈谈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叶赛宁。

叶赛宁生来就是写诗的,也生来就是恋爱的。

1921年,二十六岁的叶赛宁爱上了前来苏联演出的美国舞蹈家邓肯。虽然比他足足大了十七岁的邓肯早已是徐娘,但是,邓肯那天使般的身材和迷人的异国眼睛还是击溃了叶赛宁。而这时,叶赛宁刚刚从一系列感情的创伤中走出来;而这时,邓肯因为爱情的伤痛已经守身如玉二十年且万分疲惫。于是,他们如同干柴遇到了烈火,迅速坠入爱河,同居并周游欧美。

一年多以后,他们厌倦了对方,邓肯意志坚决的回国去了,叶赛宁则回到了因为邓肯而被他丢弃了的女编辑加丽雅身边。不料他却在加丽雅为他举办的一个家庭晚会上爱上了血统高贵、冷艳逼人的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儿索菲亚。晚会结束后,他追随索菲亚进了托尔斯泰的豪宅。不料又不料的是,这个迷人的公主却是个疯女人,她根本不管他的所谓诗的灵魂,一次次把他踢下床。几个月后,三十岁的叶赛宁在列宁格勒他与邓肯初次偷情的那家旅馆里用皮带勒死了自己。他在绝笔诗中写道:“死去并不新鲜;活下去当然更不稀罕。”

我认为,叶赛宁三十年的肉体生命和十年的艺术生命只有他跟邓肯“私奔”的那一年是自由的。在此之前,他在寻找自由;在此之后,他要寻回自由。叶赛宁的死因并不是索菲亚的冷酷,索菲亚其实也是可怜的,因为,索菲亚并没有得到叶赛宁的心,只是得到一颗被邓肯放逐了的游动的心绪,索菲亚只是个备胎。但是叶赛宁够了,因为他已经有过一年的自由,诗的自由,爱的自由,性的自由,而且是跟伟大的邓肯,这是当时许多俄罗斯诗人所没有得到的。

当然,包括叶赛宁在内的近现代一大批俄罗斯短命诗人看似大多是死于爱情,其实他们的深层死因还是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社会,新旧势力刀兵相见的社会,他们死于对民族未来的困惑,死于对自身社会角色定位的困惑,而爱情只不过是诱因而已。

(责编:董尧、霜婵)


【作者简介】董元奔,1971年生于苏北,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知名辅导工作者,作品以文学论文、文史随笔、诗词楹联为主。

本文作者:古典潮(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