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尔,古丝绸之路的重镇野史趣闻

2018-11-03 11:07:29

莫言在《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书后写道:“在天空中冷空气跟热空气汇合的地方,必然会降下雨露;海洋里寒流和暖流交汇的地方会繁衍鱼类;人类多种文化碰撞,总是能产生出优秀的作家和优秀的作品。因此可以说,先有了伊斯坦布尔,然后才有了帕慕克的小说。”正是因为不同的交汇和冲突,城市产生了许多独特的事物,犹如一块块拼图,拼凑出一个巨大的,不规则的,独有的城市。在千城一面的现代社会,这个城市依旧保持着一城千面的气质。

策划/北寒 文图/锈剑

从拜占庭到君士坦丁堡再到伊斯坦布尔,这个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城市有过无数的荣耀与辉煌,即使拥有而后失去,但是也不妨碍它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之一。伊斯坦布尔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城市,是古丝绸之路的沿途重镇,东方快车的起点,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东西文化的交汇点。西方与东方,欧洲与亚洲,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等两个世界文化不断在这座城市上演碰撞,冲突,而无不意外的最终融合,恢复和谐。

旧城区:演绎着不能复制的历史

从旧城区出发吧,没有比这里更适合开始游览城市的地方。在伊斯坦布尔旧城区的中心位置,两座闻名于世的建筑,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两两相望。

作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苏丹艾哈迈德一世在位期间修建了以他自己命名的清真寺,又因为里面墙壁贴的是伊兹尼克蓝色瓷砖而得到蓝色清真寺这个形象的别名。极尽奢华的造型,唯一的六根宣礼塔,宏伟的内部设计,都给人视觉上的冲击。虽然当年来自威尼斯的彩色玻璃窗户都已经被现代品替换,但依旧异彩缤纷。阳光从高处的窗户照射进来,撒下点点光斑,在墙上,柱子上,地毯上,祷告的人的脸上;巨大的圆形顶灯吊在半空中,看久了,会觉得灯火摇曳,让人恍如隔世,做祷告的人们三三两两跪坐着,面向麦加所在的方位,轻声祈祷,整个空间和氛围让人马上安静下来,思绪神游,或许这就是宗教的力量。

圣索菲亚大教堂即使后来被改为清真寺,现在又已失去了实际功能,被作为博物馆,但依旧是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一幢“改变了建筑史”的拜占庭建筑典范。高耸入云的穹顶,空旷壮丽的室内,精巧设计的结构,当我真正走进这个建筑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只有惊叹。整个教堂被十字军洗劫过,基督教的形象有被石灰涂抹,现在室内依旧架着脚手架进行维修,但是所见之景,还是会给你重重一击,让你如同置身中古世纪的古堡。这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时间和空间的带入感,直到大批游客的喧嚣才把你拉回现实。如果大教堂建筑本身是宏伟大气,华丽壮观,那它里面各种建筑设计、宗教画像和散落在各处的马赛克镶嵌画就是精妙小巧,绚烂美丽。提前准备好资料,即使按图索骥,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寻宝游戏,大厅里、穹顶上、石柱上、墙壁上,各处都有值得去发现的惊喜。从前廊离开的时候,不要忘记转身往门楣上看,那里还有整个教堂最精美的镶嵌画。

托普卡帕宫坐落的位置有着非常好的视角。皇宫建筑群位于萨拉基里奥角,这是一个可以俯瞰金角湾及马尔马拉海的岬角,皇宫内许多地方都可以清楚观览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处山岗,为近海的最高点。托普卡帕宫是苏丹及宫廷的主要居所,初时,托普卡帕宫除了是居所,还是政府的所在地。皇宫的进出受到严格限制,宫内的人都不敢贸然出宫,宛若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一个城中城。数百年来,这里发生的故事恐怕不会比世界上任何一个皇室家庭的少。这里曾经是因为喝太多香槟而溺水身亡的酒鬼皇帝谢里姆的家,也曾住过疯子易卜拉欣,他被自己的兄弟穆拉特四世囚禁长达22年,最终丧失理智,还有苏莱曼大帝貌美如花但蛇蝎心肠的妻子罗克塞拉娜,她曾经是一名妓女,后来成为皇帝身边最有权势的人。而他们不过是居住在这里或疯癫、或伤悲、或邪恶的诸多奥斯曼人中的三个罢了。来到皇宫东北角的郁金香花园,看到外面的人来车往,终于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如同这座城市,最终失去了国家首都的地位,大教堂成为博物馆,皇宫也不再是皇家住所,但是清真寺依旧迎来做礼拜的穆斯林。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里有着浓厚的一笔,永远不会被抹去。

贝伊奥卢:梦幻一样的理想城

没有比漫步加拉太大桥更让人心旷神怡的事情了。日落时分,加拉太塔四周被鸣叫的海鸥包围,七座大山上的清真寺在粉红色天空柔和背景下,呈现出一派令人陶醉的安详景象。两岸的街灯已经亮起,遥相呼应,街道上车水马龙,海面上轮船穿梭,喇叭声,汽笛声丝毫没有打扰到桥上的钓鱼爱好者,小贩在码头上叫卖,从芝麻面包圈到来路不明的劳力士,即使在这个穆斯林城市,也处处透出世俗的味道。

走过大桥,不停上坡,转过街角,这是片与旧城区隔着金角湾的欧洲另一边,是伊斯坦布尔的贝伊奥卢区。从中世纪的热那亚和威尼斯商人的基地到奥斯曼时期当地知识分子和欧洲中产移民的专属领地,现如今独立大街、塔克西姆广场、佩拉宫大饭店等都属于这片区域。有别与旧城区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这里更像现代欧洲城市,又以独立大街以及周边极具腔调的氛围最为吸引人。这里历史悠久的大楼和破败的民居相互交错共存,精美的欧式建筑和奥斯曼风格房屋比邻而居,各式的古董店、家具店、裁缝铺、乐器行、画廊、二手书店、复古照相馆、小影院、文化机构、创意工坊、旧式茶馆、咖啡店、家作餐馆、水烟店、糕点店、甜品店、小酒吧、小商店,被历史的手就那么随意的撒出去,散落其间,或隐匿在深巷之中,或藏于地下空间,或囿于转弯一角,或高悬于楼房屋顶,用表面的平淡掩饰自身的丰富多彩和内里的耀眼个性。好好用脚步来丈量这片区域吧,随意推开一扇门,就会发现里面不同于被头巾所包围的世界,几乎每个店主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与他们交谈,谈人生、谈理想,谈这个城市里多重文化碰撞所产生的思想。或者登上独立大街的复古轨道电车,在“叮叮叮”声中感受一把纯粹的欧式风情。

离开贝伊奥卢,会让人有一种离开理想国的苍凉感。当我再一次跨上加拉太大桥,回头看那一片灯火辉煌的时候,这种感情格外强烈。我想,以后在哪里还能找到这样一处如梦一样的存在。

博斯普鲁斯:诱发和治愈忧伤并行

如果没有博斯普鲁斯,这座城会怎么样?凡事没有假如,当海水从东西两个区域间流过,就给了这座城市生命力。帕慕克的说法是:“生活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随时都能漫步在博斯普鲁斯沿岸。”

在小说《英国病人》中,男主人公奥尔马希被女主人公凯瑟琳颈下的凹处所吸引,但一直弄不清那个部位究竟叫什么地方,就将其命名为“博斯普鲁斯海峡”,寓意最吸引人的地方,往往就是最危险的地方。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大道这个荣誉只能属于气势磅礴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它是欧亚大陆的天然分界线,又是东西文化的分水岭。从这里出发,往北能到达黑海沿岸各国,南通马尔马拉海和地中海。它自古就是沟通欧亚两洲的交通要塞,也是黑海沿岸国家出外海的第一关口,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西侵欧洲时,为了渡海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建造了一座浮桥。东罗马帝国时期十字军东征时,曾乘船渡过这里,直逼耶路撒冷。谁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谁就是欧亚通道上的主人。

朝代更迭,主人不断轮换,但是他们的魄力和野心,依旧连绵不绝的为这条海峡锦上添花:亚洲区的少女塔是海峡的醒目地标,一座座清真寺座落在两边的山头,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遗留下来的巍峨皇宫傍水耸立,而古堡残垣也依旧矗立岸边,华丽的住所和别墅星罗棋布。坐游轮游览博斯普鲁斯海峡是最好的方式,邮轮出发时会有很多海鸥围上来,盘旋在上空,仿佛是从中古世纪穿越而来。坐在船上沿海峡而行,一个个街道,一片片街区,一段段过往,如一帧帧电影画面不断在眼前放映,仿佛能让人看穿历史,看透时间。海峡之间来往的人们,望着两岸景致的迷离神情,可能就是帕慕克笔下的“呼愁”,是一种拥有而后失去的忧伤。

这条海峡的美,就像生命,既能诱发忧伤,也能治愈忧伤。

香料市场:刺激感官毫不留情

觉得大巴扎太商业化,那就来香料市场吧,这里是了解这座城市市井一面的最佳捷径,也能给你最全面的感官体验。

这个最初香料荟萃的大集市是耶尼清真寺的一个部分,清真寺向市场商家收的租金,主要用于维护清真寺和各种慈善活动的开销。当时埃及人通过海运在此开创香料市场,以兜售从开罗运来的各种商品,因此这个市场也被称为“埃及市场”。市场是一个呈“L型”的封闭式建筑,建成时间可以追溯到1664年奥斯曼帝国时代,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往外扩张,慢慢占据周边的街巷,好像蜘蛛网四散开来。

如今的香料市场早已不是单单兜售香料的地方了,这里同时也是出售纪念品、食品、生活用品等等的批发市场,涉及吃、穿、用各个方面,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大巴扎。逛香料市场,整个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多方面的体验。走入香料市场,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各种颜色艳丽的香料整齐的排列,如同打开了多彩颜料盒;糖果也是五彩缤纷,红的是樱桃,绿的是薄荷,紫的是葡萄,即使不懂文字也能从颜色上分辨一二。这里的小贩应该是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商人,每位从商店门口走过的人都能得到他们热情的邀请,他们根据游客的外貌特征用各种语言打招呼,所以这里应该能听到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再加上机器工作的声音,烤肉滋滋的声音,外面宣礼塔召唤人们做礼拜的声音,融合成一篇独特的乐章。靠近香料市场,香料店浓郁的香气,糖果甜品的甜味,咖啡店的烘焙香,烤肉的油脂味,各种飘散出的味道融合在一起,令人整个精神为之一振。勇敢的尝试吧,独特的土耳其红茶和土耳其咖啡,直接从架子上割下的烤肉,甜到发腻的甜点,浓稠厚实的冰淇淋,撒着腰果粉的米布丁,绝对不能亏待自己的嘴巴。

离开主市场,错综复杂的小巷子更多是本地人的购物场所,除了市面上普遍的商品,你更能找到土耳其特有的茶壶和咖啡壶,没有花花绿绿印花的郁金香杯,历史悠久的甜品店,本地人才来光临的餐馆,甚至是售卖生鲜和水果的摊位和做批发生意的商店。

这个庞杂的难以言说的城市,连时空的概念都会因为过多的层次和线索而变得模糊,甚至毫无意义,置身于此,就像闯进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当中,时间、空间、文明、信仰的交集,给了这个城市无数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旅游世界杂志(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