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名臣都工作到去世,清朝没有退休制度吗野史趣闻
2018-11-03 08:05:39
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清朝没有退休制度吗,为什么这些清朝的高官们都不愿意主动退休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曾国藩是1811年11月26日出生的,1838年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从此开始了官宦生涯,太平天国运动时,他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并剿灭了捻军,救清廷于危难。
1868年曾国藩任直隶总督,1870年曾国藩再任两江总督,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两年之后,1872年3月20日,曾国藩在南京病逝,享年61岁。如果说曾国藩虽在岗位上病逝,但年龄不大的话。

那么,李鸿章和左宗棠则不同。李鸿章是1823年2月15日出生,他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1901年11月7日在代表清政府与洋人签订《辛丑条约》时,倒在了谈判桌上,享年78岁。
左宗棠在去世前还担任军机大臣,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闽海军务,1885年病重的左宗棠还连上两折,同年9月5日,左宗棠在福州病故,享年73岁。张之洞死前担任的是两江总督、军机大臣,72岁去世。

清代低级官员55岁以上就可申请退休,三品以上官员到了70岁就可以主动请求退休,但批不批准是皇帝的事,对一些治世能臣,皇帝一般不会批准。但在清朝,官员主动退休的并不多见。
主要原因是,清朝的官员在退休之后的收入、地位将受到极大影响。三品以下的官员告休只有半俸,如果被勒令退休,就完全没有俸禄,如果是受到其他官员弹劾的,则一点俸禄都不给。

但是,三品以上的官员保留原品衔退休后,仍然享有全额俸禄。特别是那些曾经担任过要职,如大学士、军机大臣、六部尚书的,皇帝可能会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全俸的待遇,有的还会给予恩俸。即便这样,三品以上官员还是不愿意退休,主要是怕人走茶凉,成为他人攻击的目标,有些人退休后,甚至被抄家治罪。
本文作者:百家历史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