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真相系列之一:三国著名人物的死因与真相野史趣闻

2018-11-02 20:39:07

1、曹操:犯头风病病死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30岁起兵,此后打了36年的仗,几乎年年都在四处征战中渡过,虽然一生战绩胜多负少,但也经常身处险境,作为“曹家军”的统帅,他肯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官渡之战时曹操不占优势,为了稳定军心曹操对外装出胜券在握的样子,但内心里高度紧张。也就在这段时间,曹操经常感到头疼,《三国志》说曹操怎么死的是得了头风。

2、关羽:被吕蒙曹仁夹击,死于麦城(演义),兵败后,孙权派人将其杀害,死于临沮(正史)

关羽军队的家属多在江陵(南郡治所),得知江陵失陷于孙权后,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十二月,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义子关平于临沮被害,此时是公元220年初。

关羽兵败麦城后,自知势孤力穷,便向西退守麦城。孙权派人诱降,他假装投降,把幡旗作成人形立在城墙上,借机逃走,士兵都跑散了,跟随他的只有十余骑兵。孙权已事先命令朱然,潘璋断了关羽的去路。12月,潘璋手下的司马忠在漳州活捉关羽及其子关平,将他们斩首

3、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演义),染上瘟疫不治而死(正史)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4、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明确记载。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三国演义》多次描写到诸葛亮吐血的场景,这很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症状。在专业的《病理学》教材中,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时,往往会发生黑便和呕血现象。这主要是因溃疡底大血管被腐蚀破裂而引起的。

在诸葛亮的一生中,其作息时间没有形成规律性。他年轻的时候疏狂成性,或驾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或寻朋友于村落之间,或乐琴棋于洞府之内。食无定量,睡不定时,缺乏有规律的身体锻炼。“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便是他的生活写照。

自跟随刘备出山以后,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体运动。由于每次打仗他都“手摇羽扇,独坐轮车”,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这更是加重了肠胃功能的负担。到最后一次伐魏时,诸葛亮的饭量严重下降。而这一信息正好被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得知了,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三国演义》也有多处关于诸葛亮昏倒的描写。这有多种疾病的可能性,比如高血压、脑溢血、贫血、低血糖等。这些与工作压力大,长期受精神刺激,情志不调,以及营养不均衡等有着直接的关系。

诸葛亮是一个内心非常敏感的人,他无法做到举重若轻,工作的每一个失误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而且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北伐屡次失败,无法实现他对世人的承诺,这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而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则更是让他伤心不已。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中原,看到赵云的儿子前来报丧,诸葛亮掷杯于地曰:“子龙休矣!”而且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益栋梁,吾去一臂也!”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用计谋把司马懿杀得大败,但忽听有人报张苞身亡,于是孔明放声大哭,口吐鲜血,昏绝于地,自此得病卧床不起,蜀军不得不放弃进攻,退回汉中。

当初刘备病死,也没见诸葛亮这样伤心,为什么损失一员大将就让他悲痛欲绝呢?这是因为战争打到最后,蜀国已经缺兵少将,张苞病亡意味着孔明的进攻力又逊一筹,取胜的难度更大了。

第六次北伐中原,忽报关兴病亡。孔明放声大哭,昏倒于地,半晌方苏。众将再三劝解,孔明叹曰:“可怜忠义之人,天不与以寿!我今番出师,又少一员大将也!”

数伐中原而不成,诸葛亮的内心已经脆弱到了极致,再也经不起失败的打击了。眼看着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无法用计胜之,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盟军东吴的联合行动上了。谁知又有一个噩耗传来:“魏主曹睿闻东吴三路进兵,乃自引大军至合淝,令满宠、田豫、刘劭分兵三路迎敌。满宠设计尽烧东吴粮草战具,吴兵多病。陆逊上表于吴王,约会前后夹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获,因此机关泄漏,吴兵无功而退。”孔明听知此信,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

当这次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瓦解后,诸葛亮便彻底崩溃了。孔明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帐,仰观天文,十分惊慌,入帐谓姜维曰:“吾命在旦夕矣!”

5、华雄:温酒斩华雄,被关羽杀(演义),被孙坚枭首斩杀(正史)

华雄(?-191),中国东汉末年董卓部下的武将,为董卓帐下都督。公元191年,关东军阀联合讨伐董卓,时任长沙太守的孙坚大破董卓军,华雄在此战中被孙坚一军所杀。

6、吕布:死在刘备的多嘴

建安三年冬,曹操攻打下邳,吕布没采纳陈宫建议,吃了败仗,曹操围攻三个月,决水围城,吕布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缚了陈宫投降,吕布在白门楼见敌军攻急,大势已去,于是令左右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左右不忍,便于十二月癸酉下城投降。吕布命丧白门楼。吕布被捆到曹操面前,曾要求松绑,曹操笑说:“捆绑老虎不得不紧。”吕布又说:“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可以统一天下了。”曹操颇为心动,但刘备在一旁说:“明公(曹操)您看见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建阳(丁原字建阳)董太师(董卓)的吗!”吕布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最后吕布被缢杀。

7、孙策:被东吴上下集体谋害致死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死亡背后推手是谁呢?

不是郭嘉,也不是曹操、陈登,揭秘刺杀孙策的幕后黑手

唐人许嵩所著的《建康实录》:初,吴郡太守许贡见策英杰,乃表“策勇盖天下,骁雄似项羽,请朝廷征入,不然必为后患。”策微知,使人遮得其表,而召贡责之,令武士绞杀。及此兵屯江上,因出猎,马骏,去从骑远,为贡客许昭伏刺之,伤面。

这段史料记载了许贡门客的姓名一一许昭。

幸亏有《健康实录》这部史料,让我们知道了刺杀孙策的凶手是谁?而这个许昭又仅仅是许贡的一个普通门客而已嘛?他刺杀孙策的真实目的究竟是什么?

许昭在史书中只记载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江东名儒盛宪身上。盛宪原本是吴郡太守,因病去官,当时的许贡是盛宪的属下。在盛宪去官后一度被新任太守追杀,这时是许贡伸出了援助之手,帮盛宪捡回了一条命。

第二件事是严白虎被孙策打败后,落魄中逃于了老朋友许昭处,许昭也冒着得罪孙策的风险收留了他。就在程普得知许昭收留严白虎后,特意向孙策请兵攻打许昭。孙策则认为“许劭对老领导有情,对老朋友有义,这都是大丈夫所为”于是放过了许昭。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许昭是个有情有义的人物。而且既然敢公然收留严白虎,说明许贡本人在江东也是有些许势力的。

既然许昭本人甚有势力,孙策又不治他罪,他为何要刺杀孙策呢?

江东六郡之地都是孙策一刀一箭打下来的,可是地盘打下了,不意外着人心就归附了。小霸王以武力镇压把控着江东之地,纵然他也有礼贤下士,一直在用心收服虞翻、盛宪、高岱、太史慈名士的心,幻想把整个江东大族势力都拉拢到自己的幕府里。但是孙策在江东本地大族眼中一直属于一个外来侵略者,侵略了他们的土地,阻碍了他们门第的发展···所以他们对孙策恨之入骨。江东集团本已是一个平衡的利益体,

就像一个早已成了规模的公司,五脏六腑齐全,忽然空降了一位大佬强行改革一样。老派的权力、利益、政体都不同层度的被压制,怎能不爆发?

所以孙策死在江东大族许昭手里;而那个最像他的弟弟一一孙翊,也死在江东名儒盛宪的故吏妫览、戴员手中;而“老不死”的二弟孙权,活到七十来虽也没能调和好和江东集团的利益关系。

8、刘备:夷陵兵败,之后郁郁而亡

刘备——白帝城郁闷而死

刘备一生多灾多难,但有惊无险,东混西闯却是每次都能必逢凶化吉。在曹操、袁绍麾下混饭吃,马跃檀溪;自东吴抱得美人全身而退;与庞统换马逃过一劫...本来打下西川后又称帝,好日子开始来了,却为报义弟关羽之仇举倾国之兵伐吴。意气用事迟早误事,这话说得没错。要是他像曹操一样狡猾一点,说不定东吴就给灭了。自己的军师已经不止一次让曹操吃苦头了,没想到居然自己也不提防。最后大败至白帝城,郁闷而死。

9、赵云:自然死(演义,正史),因为一生没败仗,笑死(野史),身上没有伤口,老婆拿针刺,因为血友病流血死亡(野史)

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223年,任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225年,又随诸葛亮驻汉中。后与邓芝拒曹真,失利于箕谷,贬为镇军将军,退回汉中,病卒。

10、马超:忧郁中病死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马超已经身患重病,不久便卒 。死前马超曾写信给刘备说自己一家被曹操杀的差不多了,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只有一个弟弟马岱,希望陛下能好好待他!死时年仅47岁,如果马超能活到赵云的岁数,一定可以在后来的北伐中为诸葛亮建立奇攻,斩将杀敌。也许也就不会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句话了。确实有点让人遗憾

本文作者:历史爱好者圈子(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