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绣为何自爆“还是女儿身”?野史趣闻

2018-11-02 20:03:55

朝迷按:文绣哭诉道:“我到现在还是一个女儿身,素常受尽虐待,现在唯有请张律师等依法保障我应享的人权罢了。”

屈居“妾”位 文绣备受婉容排挤

鄂尔德特·文绣是满族鄂尔德特氏端恭的女儿,父亲是镶黄旗人,母亲是汉族。文绣还有一个妹妹,小她两岁。

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退位,大清帝国结束。但是,此时的溥仪仍被“优待”在皇宫之中,并还按皇家礼仪给他娶了一后一妃。皇后为婉容,妃子是文绣。

刚进宫时,两人还相敬如宾,但三人一出戏,随着婉容的“搅局”,溥仪与文绣的关系逐渐起了波澜。

1925年,被赶出紫禁城一年有余的溥仪带着婉容、文绣等人来到天津,住进张园。这时的溥仪虽然已经做了几年的公民,但在他的“圈子”内,溥仪仍然以皇帝自居。且此时的溥仪对待文绣的态度已然“大不如从前”。

1929年,溥仪一家从张园搬到静园。见溥仪对文绣日渐冷淡,婉容对文绣的排挤也逐渐变本加厉。她想成为溥仪唯一的女人,而文绣无疑是她最大的障碍。

长期禁锢深院的文绣,见原本最应该“亲近”的两人却对她如此薄情且排斥,无奈之下,只得离家出走。期间受到表姐玉芬的劝导,于是又有了要与溥仪离婚的打算。

溥仪和文绣离婚协议书

一、自立约起双方完全脱离关系

二、溥仪付给文绣五万五千元终身生活费

三、允许文绣带走常用衣物和用品

四、文绣返回母家居住永不再嫁

五、双方互不损害名誉

六、文绣撤回要求法院调解的诉讼,今后不得再提出诉讼

听闻律师介入 溥仪大发雷霆

如此“家丑”被爆,溥仪怒不可遏。他一边下令手下寻找文绣,一边“传旨”文绣律师“不许文绣离婚”。然而,都无功而返,被逼无奈的溥仪只好坐下与律师谈判。

溥仪一方的阵容已越来越大。上海的遗老们专门就此事在哈同花园集会,推举出代表刘春霖北上,协助溥仪处理此事。在此期间,几乎全国各地的遗老们都出动参与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讨妃”行动。

被逼无奈 文绣爆出自己还是女儿身

封建卫道士们纷纷站队,舆论界紧随其后,各类报道铺天盖地而来。攻击文绣的文章掺杂其中,纷涌而至,直欲置文绣于死地。

面对四面八方的恶毒攻击,文绣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被逼无奈之下,文绣则掩面啜泣道:“我到现在还是一个女儿身,素常受尽虐待,现在唯有请张律师等依法保障我应享的人权罢了。”态度坚决,但流露出无限的伤痛。

族人调停 文绣对溥仪仍有眷恋

溥仪的叔父载涛被召到静园商量对策。载涛猜测文绣应该尚有余情,皇家颜面也不应该闹至如此。他主张设法与文绣见上一面,再做定夺。

事实也果真如他所言,文绣对溥仪仍有很多的留恋,她对来人表示:“我生是皇家的人,死是皇家的鬼。我从未想过再嫁人。”

离婚协议 在1931年10月22日签订

1931年10月22日,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与淑妃文绣正式签订《离婚协议书》。

几天后,天津地区不少报纸刊登出“宣统皇帝”的“上谕”:“谕淑妃文绣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宣统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离婚后,文绣回到北平居住。她深居简出,埋首读书,后用傅玉芳的名字到一家私立小学教国语,把精力献给纯洁的孩子们。

1953年,文绣因病去世,终年44岁。

本文作者:大史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