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妃文绣过的是这样的生活,难怪她要离婚野史趣闻
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从一开始就是一场背叛。
民众的背叛,掀翻了他的皇位;接着是臣子的背叛、军阀的背叛,最后连他的妃子也背叛他,把他最后的一点皇帝尊严也搜刮得一丝不剩。
他的这场离婚案,人们根本不用管具体的故事内容和具体的原因,就已经引来一场声势浩大的辩论了,关注度高得令人难以致信。
大多数的人,都是喜欢这种绝无仅有的事情带给他们的刺激感,而不是关心故事的主角。
当然,作为主角的溥仪,是存在着问题的。太监们在图书里说的溥仪生活不正常,医者们在传记和访谈里提到的身体不正常,都证明着这个事实。溥仪自己也承认,他对婉容都不感兴趣。
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文绣,却有着一肚子的委屈。她做皇妃,得到的只是无尽的凌辱。
溥仪从来就没有把她当作伴侣,他经常肆无忌惮的拿她开玩笑,甚至和婉容一起挤兑她。他根本没有平等的意识,所以她根本没有妃子的尊严。
他作的一首打油诗《蕊珠女士自述》,可见他对文绣态度:
蕊珠女,坐空房,自怨自叹;
想起来,我的脸,好不惨然;
长得像,母螃蟹,黑暗如烟;
我好比,卵中黄,腥臭硬坚;
我好比,狗失群,摇尾气怜;
我只好,爬进去,收藏起我的小金莲。
文绣一直忍声吞气的活着,容忍着皇后婉容对她的挤兑和皇帝对她的调侃。皇帝有了气朝她撒,皇后发了火也朝她怒,这分明是不容抬头的极度打压。
伴君九年,她居然从未被宠幸,她连喘息都要谨慎着,心里面的那点哀怨当然只能烂在肚子里。
后来,在跟着溥仪一起被赶出紫禁城后东奔西走的日子里,她反而有了见识外面世界的机会,有向亲人表达哀怨的可能。
慢慢的,她心里的那些哀怨变成了疑问:为什么人人都在享受民主,只有她一个人还生活在一个棺材里?
当然,她并不敢说给别人听,只有妹妹文珊来了,她才忍不住哭上一场,说上一回。
文珊当然非常愤慨,她不忍心让姐姐再过这种日子,于是联合了表姐玉芬(冯国璋的儿媳)一起找来了律师商量对策。
最后,她们假借文绣生病出去散步,把文绣从溥仪身边带走了。
虽然溥仪想方设法的掩盖文绣出走的消息,但是大街小巷还是很快布满了各种的传闻。
很快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力挺皇帝,一派力撑贵妃,你来我往的。两个当事人本身的真实感受反而不重要了。
其实,文绣虽然讨厌妃子的生活,但是并没有彻底与溥仪决绝的勇气的绝情的。
她提出了条件:只要溥仪能和婉容分居,每月能和她共同生活两天,她就不会离婚。
溥仪对此毫无疑义,但婉容却不允许事情这样处理,她觉得文绣这是用离婚的幌子在剥夺她做皇后要权利。
婉容坚持不肯通融,所以溥仪连协商的条件也没有了,只能无奈地答应了文绣离婚。
为了挽回一下自己的颜面,溥仪借天津的一些报纸公开了自己的上谕:谕淑妃文绣擅离行园,显违祖制,应撤去原封位号,废为庶人。钦此。宣统二十三年九月十三日。“
如今,我们看来,这封上谕有一咱欲盖弥彰的尴尬。
本文作者:阳光下的麦穗(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