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秘的寺庙,五百多年来始终不受香火,也不开庙野史趣闻
2018-11-02 19:37:46
寺庙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都是门庭若市的样貌,一个寺庙如果开了门却没什么人来祭祀香火或是求神拜佛,人们肯定会觉得这个寺庙不行。但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东部,却有着这么一个寺庙,数百年来它从未受过香火,也从未开过门。这个神秘的寺庙就是承恩寺,是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明武宗下令建造的。

和其他的寺庙不同,承恩寺的寺庙院内四周有石砌碉楼四座,楼高三层,碉楼下有地道连通各处。每座碉楼方方正正,边长十余米。墙上还筑有石窗,是由整块的石材凿成篦状的,起着射箭的箭眼作用。

除此之外寺庙整体建筑成“回”字形,除了外面的大墙,自天王殿至法堂,四面均由殿堂房屋围住,成为固若金汤的内院。内院东南、西南院角是钟、鼓楼,与其它寺院独立建筑的钟鼓楼有别,更令人差异的是,在寺庙北部还有6000平米的操练场。
从这几点可以看出,这个寺庙的结构完全就是按照军事堡垒来设计的,那么不禁要问了,为什么明武宗要按照军事堡垒的结构来设计一个寺庙呢?这就要从土木堡之变说起了。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朝的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的精英消耗殆尽,国家军队实力的提升迫在眉睫,于是兵部尚书于谦从三大营中选精兵十五万,分十营集中团练,称为团营。

到了明武宗时期,明武宗在模式口游玩时发现,这个地区地势极其险要,而且又是西山进入北京平原的重要路口,如此重要的地方如果能有一个团营在这驻扎,那自己不是更加的安全吗?
于是明武宗便假借建造寺庙的名义给团营修建了一个军事堡垒,承恩寺就这样应运而生了。有趣的是,承恩寺的内部摆设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承恩寺的东边就供奉着一个古代战神——关公。这么一看,承恩寺数百年来不受香火,不开庙门就情有可原了,毕竟哪有军事机构向外开放的说法?
本文作者:有料君的日常(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