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大太上皇 唐睿宗 李旦篇野史趣闻

2018-11-02 16:05:08

唐朝四大太上皇

唐朝历史上一共有20位皇帝(不含武则天、少帝李重茂),其中有四位被迫退位成为太上皇。

第一位太上皇是唐高祖李渊,因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建成、元吉夺位。

第二位唐睿宗李旦,此人也是传奇人物,一生两次退位,一次让位与他娘武则天,一次让位与儿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

第三位睿宗第三子唐玄宗李隆基,父子俩都当过太上皇也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奇观。玄宗执政后期每日搂着杨贵妃,寻欢作乐,不理朝政,酿成安史之乱,逃亡成都避难,太子李亨留守中原,平定内乱称帝是为唐肃宗。

第四位唐顺宗李诵,顺宗继位后重用“二王刘柳”进行改革,触及宦官势力,在位仅八个月,为宦官俱文珍所迫退位,传位太子李纯,是为唐宪宗。

以上四位皇帝被迫退位,在唐朝历史上都是大事件,对于了解唐朝历史有很多帮助,所以想详细的讲一讲事件的始末,玄武门事变,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不多讲了。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唐睿宗李旦两度退位的故事。

蹭了六年皇帝

唐高宗李治与武后生有四子,长子次子早亡,三子李显,幼子李旦。高宗死后,三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先父在位时,母亲武则天就已把持朝政,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为了抓住权柄,李显重用韦后的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势力集团。

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无奈儿子斗不过娘,武则天知道后大为恼火。直接把老三的皇位撸了,被贬出长安。

这时不是武则天不想自己单干,而是她的政治经营还没有达到足以改朝换代的火候,那只能把家里的宝贝疙瘩小儿子请出来,不为别的就是看中他最听妈妈的话,于是我们今天男主儿李旦上台了,是为唐睿宗。

何为“睿”,就是聪明有头脑的意思。

李旦继位后,他不仅不在正宫上朝听政,而且也只住在别殿,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此时国家的所有政治事务全交由武后一人专决,李旦则安心地当傀儡,权力是抓不住了,命总要保住,势力不如人就得听话,这就是睿智。

武后临朝称制五年以来,诛杀异己,自己的势力集团培植了起来,朝野也听不到反对她的声音了,武后梦寐已求的改朝换代的前景越来越清晰了。

但若要改朝换代,光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显赫的身份地位。历史上即使是地痞流氓出身的开国者,也要到史书上去找一个八杆子打不着的祖先,这样才能名正言顺以践帝位。

武后翻遍古书,终于找到周天子平王有个小儿子叫姬武,姬武的后人改信武氏,这一重大发现足够印证自己身上的王者之气,凭这骗老百姓绰绰有余。

公元690年,做了六年多的充足准备后,武则天开始称帝,改唐为周。蹭了六年帝位的睿宗李旦也很识趣,还没等妈妈开口就上表请母亲大人荣登帝位,自己则做起了皇嗣。

十五年后,武则天大病,丞相张柬之乘机发动政变,中宗李显复辟。中宗封李旦为安国相王,官拜太尉,以丞相身份参预朝政。李旦觉得没有强大势力做保证的权力,就像烈日下的汽油桶,说不定哪天就自燃了,引火烧身。不到一个月,就毅然辞职了。

可怜的中宗,才安心当了五年的皇帝,就被老婆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杀。韦后本想仿效武后临朝称制,但她不具备武后的谋略与气度,被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诛杀,拥立睿宗李旦再次登基。

先天政变 再让帝位

武则天一世英武,巾帼不让须眉,可两个儿子确实太窝囊。李旦前次登基坐傀儡,这次登基又是傀儡,不同的是现在幕后站着两个巨人。女汉子妹妹太平公主即不能开罪,就连儿子李隆基也不能得罪。每有宰相奏事,睿宗总是会先问“尝与太平议否”,再问“与三郎议否”。当得知了太平公主和太子的意见以后,他才做决定。

李旦是挺乖的,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这两位没一个善茬,相互掐架。一日,太平公主为了挑拨李旦与太子李隆基的关系,指使术士向哥哥李旦报告: “根据天象,彗星出现预示除旧布新。帝座及前星有灾,这显示皇太子合做天子,不合更居东宫。” 说白了,就是你李旦还想当皇帝不,想继续做皇帝,就要废掉太子。

没想到已经把退位当成一种习惯的哥哥,又一次干脆利落地把皇位辞了,交班给儿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政治斗争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已处于不利地位的太平公主,决定发动最后一击。

公元713年七月,太平公主图谋政变,准备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假传召见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窦怀贞等人,引五百羽林军诛之。

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玄宗恕其死罪,被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这次事变因发生在唐朝先天年间,故被称为“先天政变”。

— 完 —

*下期我们再讲唐玄宗被迫退位(更多原创精彩内容,请关注微 信公号 shxh118 史海撷华

本文作者:史海撷华(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