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沟通的艺术(一)周培公与图海之间的沟通野史趣闻

2018-11-02 15:03:19

大师兄点评清三大帝——慈不掌兵周培公

大师兄分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理解周培公与图海之间的沟通?康熙对周培公的雪藏是不是鸟尽弓藏,其用意又为何?”

王辅臣是骁将,他的反叛,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战略上,都给朝廷极大的打击。康熙不幸言中了,王辅臣的反叛,在甘陕引起连锁反应,绝大多数地方将领都加入到反叛的行列。甘陕是战略要地,叛军向南可入川与四川的叛军会合,从而形成一股更大的反叛力量,向北可挺进中原,长驱直入帝都北京紫禁城。为解此危机朝廷不得不紧急抽调大量的兵马与吴三桂进行正面的交锋,看来这次康熙真的是急眼的,为堵住吴三桂这股洪水几乎是倾巢出动,此时的北京城虚空,大清王朝已命悬一线。

前方战事紧张,吴三桂势如破竹,康熙焦头烂额之际,却又后方失火,蒙古察哈尔部也趁机火上浇油来了个趁火打劫,竖起反旗,一路猛杀到京城附近,万般无奈之下,康熙接受孝庄的建议,起用老将图海,配合周培公搜集八旗家奴,并许下多多好处,这才稳定住了后方,确保前方无忧。

不过察哈尔的叛乱来得快去得也快,反而现在困扰康熙的还是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的叛乱,恰恰在这个时候在甘陕任提督的王辅臣也闻到味了开始蠢蠢欲动起来,如果这个时候王辅臣再跳出来调转枪头来打康熙的话,那估计爱新觉罗家族这次只能回盛京老家喝西北风去,去关外挖人参、猎熊掌了。

吴三桂在西南地区牵制了朝廷大量的兵力,从目前双方相持的局面来看朝廷实在没有力量再去对付王辅臣了,只能派由周培公和图海组建的这支家奴兵前往平凉征剿。但康熙深知,对王辅臣安抚为上,频频摇动橄榄枝,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不仅派人前往王辅臣营中,让他传达皇帝的旨意,甚至把王辅臣的儿子王吉贞都派了过去,临行前还叮嘱他:“你不要害怕,朕知你父忠贞,决不至于做出谋反的事情,朕可赦免他的一切罪过,决不食言。”

周培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冒死进城劝降,说:“如果前去说服了王辅臣,则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以顺利拿下平凉城,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平凉百姓的伤亡;如果遭到不测,自己则死而无怨。”听完周培公的设想后,康熙帝嘉封周培公为参议道台、衔一品,赐穿黄马褂,携带谕降诏书,前往平凉招抚。但康熙毕竟是圣君,到底还是留了一招杀手锏,如若王辅臣冥顽不灵,继续反抗,则可进行强攻,武力收复平凉,拿下王辅臣……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明日见



长沙黄金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本文作者:长沙黄金时代(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