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昭帝刘弗陵21岁驾崩后,霍光为什么没有选择篡汉自立?野史趣闻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汉昭帝刘弗陵21岁驾崩后,没有留下子嗣,这让大汉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份担子自然是落到了以霍光为首的大臣身上,经过几番周折最终立了刘病已为皇帝,而刘病已当时游离在民间生活着。那么当时的霍光为什么没有篡汉自立呢?

托孤大臣霍光像
事实上,但凡手握王朝最高领导权十几年的大臣,没有几个不想谋反的,因为时机一旦成熟,推倒皇帝自己来干也无非就是个勇气的问题,而政客最不缺乏的就是勇气和脸皮,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那他就真的没有半点非分的想法?这是不太可能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汉宣帝本始三年,霍光的老婆下毒把皇帝刘病已的原配老婆许平君毒死了。毒杀皇后等于弑君谋反,霍光事后知道真相,但他没做声,而且还把自己老婆派出去的凶手给放了,要是真对皇帝一丁点儿异心都没有,就该宰了自己老婆以示清白。那么霍光在汉昭帝刘弗陵死后皇族直系继承人空缺的时候没有造反,总结起来原因无非有如下几点:
其一,刘氏天下政策得当,深得民心,刘姓人脉太广。举个例子,刘据被诬陷谋反而自杀以后的十几年里,霍光都没有给他平反,更没有追赠进号,一个死人能让活人这么住不放深深忌讳,大概就是因为霍光知道刘家的那些老部下是不可能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另起炉灶的吧。考查中国历史,大臣废主自立,根本原因都是主子执政失败闹得民怨沸腾,才可能有可乘之机在这一点上,霍光没有占到天时。
其二,军队中存在派系分歧,霍家领导能力不足。霍光是大司马,掌管全国军队这没错,但掌管军队跟完全控制军队是两个概念。刘弗陵死的时候汉朝的中央军委有四名常委。霍光是大司马,张安世是车骑将军(大将军的副手),韩增、赵充国是前、后将军(常务委员,排名不分先后。汉代设立前后左右四将军,都是部长级以上的常委,但或者有前后,或者有左右,并不常设)。西汉由于长期受到匈奴和西域诸国的威胁,边防军实力不亚于中央嫡系部队。加上武帝刘彻时期将大量远征匈奴的老兵遗孤调入中央军抚养,十儿年后,这帮孩子都是大大小小的军官,而霍光却不是他们的老上司,甚至比当年那帮娃娃军的资历还浅。而成边部队名日“成边”,但远征匈奴尚需半个月,打进京城却用不了三天,加上赵充国又不跟他坐一条船,万一哪个将军看着不爽,打着“勤王”的旗号跑回来穷搅和,如何得了?枪杆子里面才出政权。在这一点上,霍光没占到人和。
其三,霍光本人想做个忠臣。他年轻的时候苦透了,是汉武帝刘彻让他读书、给他机会,放在自己身边三十余年,扶其一点点地爬上高位,这些事情,霍光肯定忘不了。到汉昭帝刘弗陵驾崩,霍光已经五十多岁,人到了这个岁数,棱角磨平,雄心不在,却越来越重感情。史书记载,霍光后来跟刘病已提到汉武帝,提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都不由得老泪纵横。霍光老了,更念着旧日主子的恩情,更何况从乡间小民到位极人臣,该知足了。
由此可见,即便霍光有那个实力,有那个威望,他也未见得下得了那个狠心。刘家江山气数未尽,军队派系不能摆平,昔日故主恩义难忘。甭管这三条当中究竟哪一个占了主要因素,总之霍光选择做忠臣,而且他如愿以偿了。

本文作者:展史清歌(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