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荃真的因发掘到太平天国窖藏金银而一夜暴富了吗?野史趣闻
1864年7月,被太平天国作为首都11年的天京(今南京)陷落。围城三年的湘军士卒红着眼睛嗷嗷叫着蜂拥而入,他们浴血奋战、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一天,城破时,上至吉字营统帅曾国荃,下至兵营里雇佣的民伕、文员,都想进城大肆抢掠一番,大发横财后解甲回乡起屋讨小,当时传闻洪秀全和天国新贵们多年聚敛的财宝都窖藏在此地。
湘军进城后,曾国荃纵兵烧杀抢掠,还用三天三夜的时间搜查全城,恨不得掘地三尺,也要找到传说中天国圣库中那笔巨额宝藏。曾国荃和提督萧孚泗最先洗劫天王府,将王府里搜掠一空,连同数万名女俘,一并作为战利品装船运回老家去。之后,湘军各级官佐和士兵们轮番抢掠,将原天国官衙甚至民宅里的浮财几乎捞尽。
但是,他们并未满足,因为传说中的天国圣库里窖藏的海量金银财宝还未找到 :“历年以来,中外纷传洪逆之富,金银如海,百货充盈”,因而曾国荃等人认为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财宝秘密埋藏在地下或水塘里。
后来,听说抓获忠王李秀成,曾国荃兴奋异常,用锥尖猛刺李秀成大腿,李腿上血流如注,他一方面恼恨李秀成精血护城,多少弟兄死在他手上,更为要紧的是逼他说出天京圣库里巨额财宝的下落。不久,湘军总头目曾国藩自安庆赶来,赞赏其弟“以谓贼馆中有窖金” ,身为理学名臣的他不像老弟那样粗暴,但也曾多次软硬兼施,引诱并追问李秀成告知藏金处。这也是李秀成得以较晚才被处死的主因之一。
就连慈禧也风闻天国窖藏一事,连续派僧格林沁、多隆阿两位钦差来南京督促,李秀成始终咬牙不说,至死也未透露天国窖金到底藏于何处的秘密。
搜寻史料中透露出的蛛丝马迹,可以断定天京确实有巨额窖金埋藏,曾国荃早就从天国降将的嘴里获知了这个秘密,城破后他下令洗劫全城,以弥补麾下兵卒多年欠饷,但“凡发掘贼馆窖金者,报官充公,违者治罪”,也就是说,其他的财物你们可以拿,但决不允许私掘窖金,即使挖到了也要充公,否则严惩。湘军军纪尚称森严,但“破城后,仍有少量窖金,为兵丁发掘后占为己有” 。史载,天京城破时,除激烈抗拒的太平军将士遇害外,还有千余人,即占守城精壮的三分之一 ,随李秀成化装成清军的样子保护幼天王洪天贵福乘乱逃脱。
赵烈文在《能静斋日记》卷十二中说“另有其余死者寥寥,大半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纵放”。意思是太平军士兵只要能帮湘军找到财宝,就可免于一死。《淞沪随笔》记载“城中四伪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罄尽”。 但该文所说的或许是各王府私藏的斗箕金银,而天国圣库里的大宗窖金之最终下落,未见有任何著述提起过,给后世留下一个大大的谜团。
民国初年,有南京某士绅向革命军都督报告说:“洪氏有窖藏在某处,彼亲与埋藏事”,由此引起了一些辛亥元老的觊觎垂涎之心,“皆以旦夕可以财为期”,可是雇人按图索骥掘地三尺,却毫无所获。
关于天国窖金之事,到20世纪初仍多有传闻,众说纷纭,成为一桩难解的谜案。据说,在南京天王府遗址内,曾有人闻听洪秀全藏金之事,索性把西花园中的湖水抽干,再向下挖,但仍徒劳无功,一无所获。
天国府库里的财宝究竟藏于何处?窖金的下落到底如何?各种诡谲传闻很多,却无证据。很多人怀疑有关天国窖金的传闻本就是空穴来风或以讹传讹,然而曾氏兄弟的幕僚赵烈文在《能静斋日记》中却记载说湘军大将萧孚泗“在伪天王府取出金银不资,即纵火烧屋以灭迹” 。曾国荃攻陷南京后,所获甚巨,堪称一夜暴富。文献记载:“宫保曾中堂之太夫人,于三月初间由金陵回籍,护送船只,约二百数十号” ,送夫人回乡,居然要派200多艘船护送,调集这么多的船只,恐怕都是用来载运从金陵缴获的大量战利品吧?这些搜刮物里不知有没有传说中的天国窖金?数量如此巨大的窖藏财宝,当然会引起坊间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因此才会流言四起,但这一笔巨大的财富下落究竟如何,是仍然埋藏在地下?还是早已被湘军将帅们瓜分一空?到如今也还是一个无解之谜。
【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本文作者:铁马冰河wu(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