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信陵君成功窃符救赵的三个关键性人物野史趣闻

2018-11-02 09:39:05

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

其中信陵君(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因礼贤下士,而得到下士的帮助成功窃符救赵的故事,曾经选进中学课本而家喻户晓。今日,小编重读《史记》,又读到此情节,思考为何小人物能助大事业?除了当时历史条件之外,三人行必有我师、人民是历史创造者这些话也有一定道理。在这个大事件中,有三个关键性人物的助力,才使事件成功。

一、看门人侯生

侯生,名叫侯赢,七十岁了,家里贫穷,做大梁夷门的守门人。但他不是普通的看门人,而是魏国一个隐士。公子听说这么个人,就去拜访他,想送他一份厚礼拜访他,并一再谦恭,最终赢得侯赢的佩服。在信陵君需要救赵之时(赵国平原君是姐夫),他献上了重要的靠谱的计策:让魏王最宠爱的如姬窃符救赵,并让自己可以两肋插刀的屠户朋友朱亥携大锤同往,假如前军元帅晋鄙不认同虎符之时让朱亥锤杀他。在公子与侯生分别,到达晋鄙军中那天,侯生面向北方自杀了,因为他认为受公子知遇之恩而不能亲往相助。可见他是死士也是义士。

二、魏王最宠爱的如姬

如姬是魏王最宠爱的姬妾,父亲被人杀了,如姬悬赏请人报仇有三年了,从魏王以下,都想办法替她报杀父之仇,但没有人能够做到。如姬对公子信陵君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下她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在信陵君想窃符救赵之时,窃符的重任委托给如姬,她义无反顾,顺利得到兵符。

三、屠户朱亥

朱亥,魏国人,隐居于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当屠夫。他与侯赢是好朋友,因侯赢的推荐,也成了信陵君的上宾。魏公子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之时,邀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不过是市井中一个宰杀牲畜的人,公子却屡次亲自慰问我。所以不报谢您,是因为小的礼节没有什么大用。现在公子有急事,这是我为您出死力的时候了。'于是就跟公子同行。

在关键时刻他锤杀前军主帅晋鄙,促使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成功。这样,可以说他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晚年隐居朱仙镇。

本文作者:谢流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