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历史——那些拼爹的帝王们野史趣闻

2018-11-01 21:40:00

拼爹这种事不是现在有的,早在几千年前,老祖宗们就玩得风生水起了,而且皇帝们也热衷玩这种游戏,真的是部分阶层,老少皆宜啊。

出身卑微的皇帝们往往喜欢给自己脸上贴金,最好的办法是膀粗腿,认一个高贵的祖宗。干这种事情最早的估计就是汉王刘邦了。刘邦是个典型地痞,不好干活,就喜欢斗鸡遛狗,整天跑到酒店吃霸王餐,完了给人打白条,吃的人见人怕。后来也不知怎么回事当上了基层领导,管辖十里地面的亭长,比现在的村长大,比镇长小的一个小干部。在秦代的选拔体制下,要是太平年代,运气好了,立个军功啥的,估计到老了能混个副县级的县丞啥的,怎么也轮不着他做皇帝啊。也是时势造英雄,秦始皇即位后喜欢到全国各地视察工作,有次就跑到安徽了,刘邦作为基层的干部,想必有一大堆维稳啊,净街之类的活要干,阴差阳错的,执行任务的刘亭长遥望见了始皇帝豪华气派的仪仗队,这一下子点燃了刘邦心里的那团火。后来天下大乱,刘某人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流氓精神,拼搏数十年终于坐上皇帝宝座。痞子当皇帝,在贵族精神深厚的秦汉时期是不可想象的,于是乎刘某人开始造势,为自己认干爹。

按照中国观念,这种有天命的皇帝出生,都必然有异象出现,司马迁的说法是,一次大雨滂沱,电闪雷鸣,刘邦他妈不知道有啥事,跑到野外去了,结果被一条大龙给“那个”了,回来就生了刘邦。这故事不好听,但是给刘某人弄个好出身——龙种。历代皇帝们都自认为是龙子龙孙,恐怕只有老刘这才是真的。

在造反的预备期老刘又顺利认了一个大牛级别的干爹。秦朝末期,苛政刑法导致天下的罪人一天多似一天,大概是人手不足,作为亭长的刘某人也要亲自押送犯人进京,路过芒砀山的时候,遇见白蟒蛇拦住去路,刘邦痞子性起,拔剑咔嚓了大蛇。这事或许是真的,但是白色的蛇很珍稀,就有人做文章——说刘邦是赤帝的后人,白蟒是白帝的孩子,红克白,预示刘家要做皇帝,然后以后大家看刘邦的眼神都变了。赤帝大概就是蚩尤,因为这个缘故,汉代的法定“国色”是红色,后人称大汉为“炎汉”即由此而来。

八百年后,一个叫刘备的摆地摊卖草鞋的家伙,也按照这个路子成功逆袭,当然,他有现成的资源,姓刘,于是乎攀到了西汉的中山靖王身上,而且得到了当朝皇帝得承认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认同

这一招一旦发明,在后世就屡试不爽。

李唐王朝在创业初期,也尝试过这个路子。李家本是西北胡人政权的贵族,祖上也没有什么大人物,隋末打乱,老李家近水楼台,最早摘得了果实,为了让天下英雄信服,老李家把太上老君给捧了出来。道教发展到隋唐,已经非常成熟,社会认知度也很高,春秋的老子据说姓李,在道教中被尊为教祖,老子姓李,大唐的国姓也是李,五百年前是一家,于是乎有人给皇帝说,太上老君托梦预言老李家世代做皇帝,因此太上老君被尊为玄元皇帝,成为老李家老祖以及保护神,道教成为国教,一时间风光无限。

赵宋王朝走的路子也差不多,赵匡胤祖上虽说做过小官,毕竟不够显赫,于是乎就找了一位鼎鼎大名的赵玄朗——武财神作为老赵家的老祖。为了对这位老祖表示尊崇,天下好多名字要避讳改写,甚至作为同事的天界大神都不能躲过,如北方玄武就成了北方元武。

朱明王朝大概是最后一个认干爹的朝代了,老朱的出身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后来的几代先祖名字估计都是御用文人给捏造出来的。老朱当然也想到了掩盖自己出身的问题,有传说就认为,老朱考虑把朱熹认做老祖,因为朱熹是与二程并称的圣人,是读书人的神明。但是后来似乎没有成行,因为朱熹生活作风不好,但是朱熹在大明收到推崇是不可否定的事实了。

本文作者:老樵说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