砗磲里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野史趣闻
首先为大家解说下砗磲,四大有机宝石之一,佛教七宝之首,砗磲是双壳类中最大的种类,最大的壳长可达1.8米,重量可达500公斤。一扇贝壳便可以供给婴儿做洗澡盆使用。砗磲的贝壳可以做各种用具,肉可以吃。,壳很厚,内壳为白色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尾端最精华者进行切磨,可作佛珠及装饰宝石。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砗磲及白色涅玻璃。
砗磲背部有五条粗大的覆瓦状放射肋,形似人类的手掌,当两贝合拢时,仿佛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双手合十,祈祷菩萨保佑平安。每个砗磲贝内壁中间都有一个黄色圆圈,看似一轮永不落幕的太阳,象征着如日中天、前程似锦;砗磲的完美白度,被视为世界之最,象征着出家人的纯洁心灵;砗磲在海底生长几百年,拥有强大的宇宙磁场能量,蕴含着种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自然奥妙。砗磲之所以能够位列佛家七宝之首,还得从西藏说起。几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几千米高的西藏高原,曾经被深埋海底的砗磲化石,也被一同带到了高原土层,在长年累月的雪水冲刷下,这些神奇的宝物得以重见天日,并被西藏教徒发现.
持砗磲念珠可得双倍功德
.砗磲经历千百年蕴育生长,所散发出磁场能量非常之大,据《金刚顶瑜珈念珠经》记载,持砗磲修炼护法者具有双倍功德,是供佛灵修佛学上之密宝。在佛教界中,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配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师父们常以27颗以上至108颗的念珠作为配戴及念之用。砗磲在当今流行的“佛教七宝”中,列驱邪避凶的首位。砗磲所含的微量元素能稳定情绪、去除杂念、使脾气暴躁的信徒消除烦恼、调养身心平衡。
在清朝时期,六品官员的顶戴是白色涅玻璃和磲,又叫砗磲。
古代常将砗磲置于佛堂神桌之上或供奉于家中作为镇宅之宝,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和珍珠并称为“佛家七宝”。
砗磲极高的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中,砗磲贝的尾端曾被认为与珍珠具有同样的疗效,因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壳角蛋白及氨基酸有保健、促进身体代谢的功能,有抗衰老及防止骨质疏松的功效,磨或粉末常为喜爱之物。《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锁心、安神之效。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砗磲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被佛教作为镇教之宝。
砗磲不攀不附,不媚不俗,不同凡响,助修行,养生,练气,护身,平安,是福慧双修,接近自然,通向永生的法门。
砗磲的鉴定方法:
1. 肉眼检视法:
只要是砗磲,其外表必定有如车轮与沟渠所构成的图案;因此,要鉴别真假砗磲,这样的特征就成为鉴定真假的重要指标。再者,只要是天然的宝石,世界上就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个体,我们观察如果有两颗砗磲的纹路是一模一样的,则很有可能是贝壳磨成粉压制的。
2. 破坏性试验:
以破坏性试验将其击破,若是真品必有贝壳断面。
3.惦重法:
天然的砗磲一般都有一定的比重,我们除了观察砗磲的纹路是否为天然外,可以试着用手去惦一惦其重量,若是感觉非常轻,则有可能为非天然砗磲。
砗磲爱好者可关注微信:jingxin3922
本文作者:终于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