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雍正,不变的历史:三大功绩造就康乾盛世野史趣闻
雍正,有着太多的民间传说和阴晦的野史元素,直到1999年央视版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唐国强主演,才算给了雍正一次正名的机会。
电视剧《雍正王朝》把雍正塑造为一个对内勤于政务、敢于改革、整顿吏治、打破特权鼓励劳动公平,对外用兵维护统一的有为君主形象。
唐国强版雍正,最正剧,最栩栩如生
其实,雍正在历史上的确算是一个雷厉风行,奋发有为的皇帝。也正是因为他才有了承上启下的康乾盛世,其中背负了许多骂名,也有不公平的评价。
都说,努尔哈赤皇太极打江山、康熙统江山、雍正固江山、乾隆享(一说:败坏)江山,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都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雍正的主要功绩在于:
摊丁入亩
陈建斌版雍正
清代,康熙以来都是按家庭人头收税,这非常不平等。富户地多人口少,照样少缴税。穷苦人家劳动力人口多,税更重。
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按家庭拥有的耕地等土地面积来说税,挂钩固定资产和私产数量。
客观上也会带动,财税--人口---资源的良性循环互动。
雍正推行的摊丁入亩,按地亩多少定纳税水平,地多多交,地少少交,无地者不交。一举取消了人头税。此后中国人口开始迅速良性增长。
这需要很大的气魄,讲公平,而且会算账有经济头脑,光凭这件事,都可以算是有位皇帝,仅次于李世民康熙等第一流的贤君。
火耗归公
这可以理解为清朝版的反腐败。
吴奇隆版雍正
“火耗”在清代是种“费”,不是“税”,而且是地方费,由地方官征收朝廷不管,标准不一,演变为地方官擅自加费盘剥当地百姓的合法“费”,负担越来越重,滋生大面积腐败,弄得民间怨声载道。
雍正上台,就拿这个开刀(要知道,康熙和清官于成龙一朝都不敢动这个东东),推行“火耗归公”无异于大大损害了官员集团尤其是地方官势力的利益。
“火耗归公”,就是“火耗”变成了国家税收,固定的税率,并且由省一级征收,州县不得征收(顶多过手),
“火耗归公几乎”没有试行,没有过渡期,而是由雍正乾纲独断,直接全国推开。
这也需要很大的气魄胆略,也没有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麻烦局面,雍正办到了,而且办得漂亮。
改土归流
恶搞版雍正
这是雍正的又一大贡献。
清代,广大西部地区的土司权力很大,不少形成了割据和特权,影响了阶层矛盾,内部安定。
雍正铁腕治理,将土司统治制度改为州县制度,相当于一般的行政地方和中央关系,加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发展。
此外,他加强巩固西藏治理,平定西北叛乱,造就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
雷厉风行,对弊政问题不苟且不放过,严于律己也严于他人,雍正不愧为改革家,搞内政的高手,一系列政策,使政治清明,经济财税发展,人口增长,不愧为一个有作为有担当的皇帝。
本文作者:图闻天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