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惑之为什么是四阿哥胤禛当了皇帝?可他明明不占优啊?野史趣闻

2018-11-01 19:35:19

这叫一个霸气

康熙末年,围绕谁能继承大统,康熙9个有资格上位的皇子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史称“九龙夺嫡”。最后由最不显山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夺得了皇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跌了一地眼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四阿哥胤禛在9个阿哥中一点优势都没有,反而处处劣势,各种先天不足,具体如下:

1、性格有缺陷,缺少群众基础。老四性格孤僻,御下严苛,不热衷金钱、权势,也不喜欢女人,年纪轻轻却痴迷礼佛,多数时候窝在雍和宫念经,胤禛自己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这样的人谁会捧他当皇帝?

2、手里既没钱又没人,心有余而力不足。老四以清廉自居,不结党不营私,手里没人也没钱。跟美国大选一样,储位之争实际上也是资源之争,手里没钱怎么去收买大臣?手里没人有怎么在关键岗位上安插自己人?这些条件老四统统不具备。

3、母族实力一般,政治资源严重不足。老四的母族实力和影响力一般,更何况还有一母同胞的老十四,都知道老四母亲向来宠爱老十四,不喜欢老四,这使得老四从母族这里得不到任何支持。

4、康熙不喜欢老四。谁能当太子主要看康熙的意思,康熙作为一代雄主,实在看不上老四那种遇事不争、缺乏上进的德性,在多个场合表达出对老四的不喜,所以没人会觉得老四有资格问鼎大宝。

帅的不像皇帝,失败

那么各方面均处在劣势的胤禛为什么能逆袭翻盘?我觉得要站在康熙的角度来看。康熙末年国家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国内土地兼并横行,官员结党营私,肆无忌惮的贪污腐败,财政连年亏空,西北草原不稳,这些都给清王朝的统治带来隐患。康熙肯定不愿意看到祖宗的江山在自己死后败落下去,所以他需要一个心志坚定的、务实的、有魄力的人来帮他稳固江山,这个时候胤禛就进入康熙的视野了,原来的缺点反而变成了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性格孤僻不结党,说明和利益集团的牵扯较少,上台之后可以放手施为,掣肘较少。

第二,缺钱少人也不重要,到了那一天整个国家都是你的了,国库的钱都是你的,全国的人才都可供你驱使,人尽其才就行。

第三,母族实力弱更好,可以有效避免外戚干政。

第四,康熙不喜欢老四,只是相对而言。相比之下他更讨厌废太子和老八,一个跟老子抢女人,一个威望比老子还高,这才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老四的这点瑕疵完全可以接受。

最终在康熙的有心栽培下,几个威胁到老四地位的人削的削、圈禁的圈禁,胤禛终于有惊无险的熬到了登基,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雍正帝。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雍正帝

如果觉得有趣,请关注本人,您的关注和评论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

本文作者:网文专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