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杨再兴, 有求必应千秋寨野史趣闻
《抗金名将杨再兴籍贯考》.范诚
杨再兴是南宋爱国将领岳飞麾下的抗金名将,因其作战勇猛,单枪直踹金营,最后壮烈牺牲而闻名。经《说岳全传》一番演绎,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杨再兴的籍贯是哪里?有人说的湖南新宁的,有人说的城步的,还有人说他出生于城步,长大于新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年长日久,也很少有人去考证。近翻开光绪《新宁县志》和《宋史》,对杨再兴的籍贯和来龙去脉作了一番考证,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有“杨再兴传”,记载有“杨再兴,贼曹成将也。绍兴二年,岳飞破成,入莫邪关。第五将韩顺夫解鞍脱甲,以所虏妇人佐酒。再兴率众直入其营,官军却,杀順夫,又杀飞弟飜。成败,再兴飞跃入涧,张宪欲杀之,再兴曰:‘愿执我见岳公!’遂受缚。飞见再兴,奇其貌,释之,曰:‘吾不杀汝,汝当以忠义报国’。再兴拜谢。”
抗金名将杨再兴简介
这是《宋史·杨再兴传》的开头部分,接下来就介绍杨再兴的抗金事迹。这里没有说杨再兴是哪里人,所以给后人留下一些悬念。
查光绪《新宁县志》记载:“杨再兴,盆溪里人,家世豪族也。”接着介绍杨再兴的事迹,比《宋史》要详细一些。说宋绍兴元年(1131),大盗曹成率部从北方攻入湖南,打到新宁,杨奋起反抗。因寡不敌众,被曹军俘虏。曹见其身躯奇伟,武艺超群,即委为头领。后曹率部又攻入广西,占据道、贺二州,令杨把守莫邪关。然后就发生杨再兴杀死韩顺夫、岳飜,被张宪擒获之事,被岳飞招降后,从此铁心追随岳飞南征北战,成为抗金名将。
金军大举南侵,岳飞驻军襄阳,誓复中原,杨再兴受命为前锋,开赴长水县, 在业阳一带与金军交战。开战首日,就斩杀了金将孙都统及统制蒲在,杀金兵500多人,俘虏官兵100多人,金兵溃散。第二天,会战孙洪涧,又破敌2000多名,得粮2万担、军械马匹无数,并乘胜收复西京一带险要城池,直下蔡州,烧毁金兵粮草,积功封御前统制。
为纪杨再兴而修的千秋寨
岳飞于郾城大败金兵后,金军元帅兀术恼羞成怒,会合兄弟龙虎、盖天两大王及韩常部大举进犯。岳飞先派儿子岳云迎敌,鏖战数十合,敌人渐渐不能应对。杨再兴这时单骑直踹金营,如入无人之境,杀死金兵数百,欲捉拿金兀术未获。
金兀术愤怒不已,屯兵12万,聚众进攻临颖,杨再兴率300骑在小商桥遭遇,杀敌2000余。到了小商河,因雪掩河道,马陷入河中,金兵乘机万箭齐发,杨再兴英勇战死。当时为绍兴十年(1140),杨再兴年仅36岁。《宋史》载,“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鏃二升”。可见杨再兴死得如何惨烈。
光绪《新宁县志》又载:“其后(绍兴)十五年(1145)而有武冈军叛瑶与同姓名纠众扰边之事。”接着介绍,张敦也是盆溪人,绍兴十五年武冈瑶人杨再兴冒统制之名号召为乱国家,军情紧急,地方官将其招降。绍兴二十四(1154)年,杨再兴又反叛,张敦预先知道了,画了溪峒的险要地图和战守方略送给官军。第二年,朝廷命令前军统领李道以张敦为向导,督师平定了叛乱,抓获杨再兴及其儿子正修正拱杀了。“论功与敦一官并赐田宅官为立忠孝坊以旌其门,始即金城村置新宁县分领瑶峒。”
千秋寨供奉的杨再兴及马汪二夫人
根据这段历史记载,原来抗金名将杨再兴牺牲后,又有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在武冈军造反,后被镇压。查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改邵州武冈县设置武冈军,地属荆湖南路。当时武冈军管辖地域为现在的武冈、新宁、洞口、城步、 绥宁一带,所以这个杨再兴可能就是城步的杨再兴。
查《宋史》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西南溪峒诸蛮下”也有相同的记载:“(绍兴)二十四年,擒杨正修及其弟正拱,送理寺狱鞫治,斩之。 初, 正修持其父再兴入觐,献还省民疆土,遂命以官。建炎后,与弟正拱率九十团峒瑶人出武冈军,纵火杀掠民财为乱。绍兴间,潭州帅司招徕之,后复作乱,屡抗官军,至是伏诛。”
至此,已经很清楚,史料记载南宋有两个杨再兴,前者是抗金名将杨再兴,新宁盆溪里人。后者是苗瑶少数民族起义领袖杨再兴,“武冈军”城步人。因为年代久远,老百姓很少能看到正史,多听民间传说,以至于将两人混为一谈,以讹传讹,出现了前面说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杨再兴牺牲后,其遗骨、遗甲及军中指挥所用两面铜锣均运回故里,葬于新宁大绢峒,并于复兴桥畔建立专祠祭祀。
自宋以来,新宁还建有多处杨公祠,供人们祭祀。明永乐年间,新宁人李敏在任两广总督时,就与当地百姓共同捐资修建杨再兴祠庙。至今保存完整的新宁安山千秋寨祠,烟村螺丝寨杨公祠,便是杨再兴专祠。两祠建于山顶,高耸入云,气势雄伟,常年香火不断。而祭祀杨公,不能忘记岳飞,所以又专门建了多处岳武穆祠,至今保存完整的,有白沙镇和高桥镇烟村的岳武穆祠。
鸣谢:
范成文、平和图
编辑:辛游之
本文作者:乡村那些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