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写的都可信吗?玄武门之变真相大揭露野史趣闻
玄武门之变,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有听过,简单讲就是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的一次兵变,杀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随后迫使李渊退位,李世民登基,是为之后的唐太宗。
为何李世民一定要杀亲兄弟,又要让父亲李渊提前退位?
正史里一般认为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性情暴躁、不堪政事,不论其中哪一个继承大典,都可能让李唐王朝步隋后尘,二世而亡;又有李渊老不中用,无法内平四海、外拒突厥,提前退位给睿智英明的李世民,才能提振朝纲、建李唐万世基业。
但……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小编在此不敢下定论,毕竟正史里白纸黑字那样写着,也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李世民篡改史书,不过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玄武门始末发生的事,做出自己的判断。
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除了自己坐镇中军,让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作为分军的指挥官,两兄弟一路上各自建功立业,并没有哪部史书或民间传说可以指出李建成在军事方面不及李世民。
李渊起兵时,李元吉还未成年,没有成为主力,待到李元吉成年后,和李世民共同指挥了几场大胜,如与王世充、窦建德的决战,由此可证明李元吉在军事素养上也不输李世民太多。
建国后,作为太子的李建成更是被李渊委以重任,在政务上,李建成的阅历还要比李世民更胜一筹。
李世民作为秦王,平定山东,并以山东为基础壮大自己的实力,当时秦府的实力是超过太子东宫的,这一点李渊看在眼里,于是让李元吉去给李世民做副手,起到一定牵制作用。
李世民也很清楚李渊在防着自己,怎么办?坐等时机。
之前裴寂曾经与李世民的心腹刘文静交恶,结果刘文静被裴寂干掉了,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朝议公断裴寂为宰相。
这令李世民坐立不安: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结成统一战线提防着自己,对头裴寂成了宰相,自己的实力也在各方牵制下日益萎缩。
机会一闪即逝,冒险一搏,要么成王,要么败寇。
李建成和李元吉结伴要去听公断结果,所带随从不多,经过玄武门时,早就埋伏好的李世民带着家将突然发难,李元吉连射三箭警告李世民别乱来,但李世民已下决心,李建成和李元吉身首异处。
要是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士兵及时赶到,估计被灭的会是李世民,连带整个秦府都要灭成渣渣。
史书可能可以被更改,但历史无法重来,李世民胜利了,并迅速逼迫李渊退位。
登基后的李世民最想做的大概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兵变显得义正严辞,至于他究竟有没有篡改史书,就留给大家自己琢磨了。
三分钟读懂历史,这个简史不简单!欢迎关注头条号:三分钟简史。
本文作者:三分钟简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