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心的秘密-孤悬的复活节岛野史趣闻

2018-10-31 22:10:37

在太平洋最偏僻、最与世隔绝的一个孤岛上,一段神秘的文明曾以其独特的方式独自演绎又寂寞散场。千百年后,当旧的文明世界的人们踏上这个以“世界的中心”为名的孤岛之时,他们再度折服在了曾经存在于此地的这个文明的宏大规划和无限的精力之下。

1722年4月5日,荷兰探险家雅各布.洛加文在历经数月的艰苦航行之后,偶尔发现了一个孤悬于太平洋中的小岛。由于这一天正好是复活节,所以这个小岛被命名为复活节岛。

但雅各布·洛加文并非是第一个上岛的人类,在此之前早已有另一批人世世代代定居于这个世外孤岛之上。这些土著居民将自己的家乡叫作代比多.古拉,意为“世界的肚脐”,即“世界的中心”一当现代人类在航天飞机上鸟瞰地球之时,才发现这个说祛是如此的形象一一浩瀚太平洋中的复活节岛,确实如同地球的一个小小的“肚脐”。不过,现代考古学家一般采用波利尼西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的叫法,称其复活节岛为“拉帕努伊岛”,岛上的原居民即为拉帕努伊人。

在复活节岛民的传说中,大约1500年前,一个名叫霍图.玛图阿(意即“伟大的祖先”)的波利尼西亚酋长带着妻子、6个儿子和其他族人乘坐着巨大的木筏来到了复活节岛,并在此世代定居了下来。

而经考古研究发现,5世纪到8世纪之间,复活节岛上确实已开始有人类活动。生物学家通过检测古拉帕努伊人的DNA,也确定他们为波利尼西亚人。因此,现代考古学界一般认为, 拉帕努伊人是在大约5世纪时漂流到复活节岛的一批波利尼西亚人的后裔。

当雅各布,洛加文踏上复活节岛,看到岛上气势恢弘的巨石人像群时,这位来自旧的文明世界的探险家惊呆了。这些被当地居民称作“摩艾”的石像矗立在一个名叫“阿胡”的海滨祭坛上,大多高7米至10米,重达30吨至90吨,有的石像一顶帽子 就重达10 吨,均由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凿刻而成。摩艾们额头狭长、鼻梁高挺,眼窝深邃,而且面部表情栩栩如生,有的安详端庄,有的杀气腾腾,有的则仿佛在沉思冥想。

这些摩艾们的凿刻始于7世纪,并一直延续到了15世纪,其中大部分完成于12至15世纪。据统计,复活节岛上共有887尊摩艾,除了288尊被成功运送到“阿胡”祭坛上,397 尊仍留在采石场中,其余的摩艾都散落在了运输途中。如此数目众多、工程量浩大的巨石人像为何而建,以及又是如何建成的,一直是一个谜团。事实上,当雅各布.洛加文登岛之后,他就发现复活节岛上只有枯萎的野草和矮小的灌木。因此,人们一度非常疑惑于如此贫瘠的土地如何能够负担建造巨大的石像群所需要的大量的物力和人力。

不过,后经科学家考证发现,5世纪前的复活节岛植被茂盛、物 产丰饶,而且全岛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大棕榈树一这正是制造舟船、滚木、吊杆和撬杠的理想材料。

古拉帕努伊人在此定居和繁衍之后,也许是为了纪念去世的部落首领或祭祀神灵,同时也是作为势力范围分界线的标志,他们开始凿刻巨大的石像,并砍伐大棕榈树和剌麻等植物用来造船和做搬运工具。

然而,随着岛上的人口不断地膨胀,不断地凿刻石像和不断地砍伐树木,大棕榈树最终被砍伐殆尽。接着,岛上的其他生存资源也开始枯竭,自然环境日渐恶化。再后来,饥饿、战争、疾病等接踵而来,岛上人口也越来越少。

就这样,复活节岛走向了衰亡。雅各布。洛加文看到的,仅仅是这个文明的孑遗, 只有那些沉默的巨石人像,仿佛仍在诉说着其往日的繁盛。

本文作者:野史趣味馆(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