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墓是真的存在吗?野史趣闻

2018-10-31 21:39:25

一提到包拯,包青天,相信许多人都会想到了他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在人间能够为百姓申冤,到了地府也成为十殿阎罗王之一,执掌地府。公元1062年,宋代被百姓称作“包青天”的包拯,不幸突然暴病身亡,享年63岁,民间有关他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也成为民间极其爱戴的一位大清官。民间传言包拯生前留下遗嘱,死后要用二十一口棺材一起送葬,从七个城门同时出城,而且墓地附近这些疑棺也要一起下葬,设立墓穴、墓碑。

当然在这众多的墓地里,也只有一块墓地才是真的。想必包拯用这么多棺材为他殉葬,必然有他的用处。按照史料的记录,包拯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由于个人的作风,在当时一度得罪了很多权贵和贪官,就算是皇亲国戚、包拯也曾公然对抗,不给任何面子。其实弄这么多的棺材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以假乱真、掩人耳目,根本是以防被仇人挖坟盗宝。古人基本都很相信风水这一说法,一旦坟墓被人盗挖,不但尸骨无存,就连子孙后代也要跟着倒霉!所以有古人对于放盗墓这个方面是很重视的,其实历史上不止是包拯想到这个良策,很多朝代都有许多这样的人来防自己的墓穴被盗。诸葛亮曾经采用木断绳破的方式,使棺椁不被人盗挖。曹操的72疑冢更让人拍手叫绝——迄今没人能找到真的曹操墓。

诸葛亮墓

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已经让他名垂青史、千古流芳。陈寿的《三国志》上记载,诸葛亮在去世前的遗言是要自己死后能葬在汉中的定军山一带,用山来做坟墓,入殓的时候就直接用平日的服装即可,而且也不需要用任何物品作为陪葬。所以刘禅在诸葛亮去世后就按照他的意思,把诸葛亮的坟墓安排在了定军山,在那里修建了武侯墓。但是随后民间产生了很多传言,说定军山下的武侯墓只不过是诸葛亮用来迷惑世人的假墓地。真正的墓地据史料中的记载:诸葛亮死前,已经写下遗书,让后人抬着自己的棺椁向南边走,如果抬棺椁使用的绳子断了,那么这个地方便可作为他的葬身墓地。回去后,士兵回禀刘禅,说已按主公命令,把棺材埋在杠断、绳烂之处就地掩埋。刘禅听后很是疑惑,这么结实的绳索怎么这么快就断了?于是把四人抓起来严加拷问棺材葬于何地。四人竟回答不出,因经不起严刑拷打,只好招供是随意掩埋的。刘禅便杀了这几个人,,就这样诸葛亮的墓地从此就再也没人知道究竟在哪里了。

武则天墓

要问中国历史上谁的陵墓最难盗,其中之一就是葬武则天的乾陵。这个乾陵在唐朝算是保存最为完好的帝陵,而且也是唐陵中唯一的一个没有被盗墓贼关顾过的。乾陵里的武则天14岁入宫, 18年后当上了皇后, 35年后又当上了皇帝。她在位的这几年时间可以说是唐朝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她死后,陵墓被记载的盗墓者盗挖就有17人之多,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唐朝的末年,那时候一个叫黄巢的人发动了历史上的黄巢之乱,他用了大约四十万人想要盗挖乾陵。据说当时四十万人挖了一条深沟也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这是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无奈之下只能退军。

无独有偶,过了很多年后,到了民国,有个叫孙仲连的将领想要挖乾陵。他以保护乾陵为借口,把部队驻扎在乾陵,用炸药炸乾陵却说是在演习。尽管如此,他们炸了很多地方最后也没有找到乾陵的入口。后来有几个农民用炸药炸石头,却无意中炸到了乾陵的入口,这才把几百年来保护完好的乾陵公之于世。

所以直到今天,武则天夫妻的遗体依然静静的躺在乾陵里。至于陵墓为什么挖不动,除了地势、风水等因素,其中的原因,只有留给后世一探究竟。

曹操墓

三国的曹操死于洛阳,最后在邺城下葬,没有封土建陵,也没有随葬金银财宝,也没有气势宏伟、固若金汤的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墓就这样慢慢的被世人忘记了。曹操死前为他其设立七十二个假墓。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后人找不到他的安身之处,打扰自己的清静。从这里看曹操确实奸诈无比,曹操墓之谜就此更加引人猜测,也更加扑朔迷离了.

包拯墓

据说包拯为官时,朝中已经不再是正常的朝廷,许多朝廷官员无所作为。致使朝廷内外一片混乱,平民百姓也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再加上当时时局动荡,金朝时不时入侵,战乱不断,朝廷被迫每年都必须无条件向金朝上贡,表示俯首称臣。因此包拯上奏宋仁宗,要求严惩那些官吏,尤其是贪污腐败、欺压百姓的贪官。恰巧包拯遇到的是仁君,是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因此力挺包拯!根据上面所说的,包拯死后要求有21口棺材一起陪葬,作为疑棺来迷惑想要盗墓的人,而实事也证明,包拯的21口疑棺,采用分散下葬的方式对于防止不轨之人确实有用,许多他身前得罪的人都在找他的墓地,那些墓地无一幸免!而真正的墓地却一直没人能够找到,即使费尽心机找到的也只是包拯的假墓。

可能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莫非盗墓的人都找不到么?其不然也,而是在盗墓行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盗关羽墓、不盗诸葛墓、不盗包拯墓;因为包拯、关羽在生前得罪的又不是盗墓行业的人,所以这个规则就逐渐形成了。

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包拯下葬之后村民自发性的去保护这些疑冢,后来因为金兵入侵,发现墓地里有许多金银财宝,于是大肆盗墓,搬运珠宝,那时候包拯的墓穴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或者破坏,一直到后来,皇帝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重新叫人修缮了包拯的墓地。

直到近代考古人员慢慢对这座包拯墓开始重视起来,所以政府组织很多考古专家进行保护性挖掘,总共发掘出6具骸骨。后来在安徽省合肥又发现了包拯的墓地,当时那些考古专家还发现一个扑朔迷离的事情,在这个墓地的附近竟然还有几十座其他墓穴。。他们对比这些大大小小的墓地之后,决定从最小的墓地入手,之后挖掘现场发现了一块墓碑。通过大家的考证和研究,最终确定这个就是包拯的真正墓地,考古学家甚至把包拯遗骨拿去检验,发现包拯是因病去世的。至于周围几十座墓穴正好和民间传言的21 个疑墓不谋而合,看来这传言是真的,并不是空穴来风。而之前河南的包拯墓很明显只是一个衣冠冢,并不是真的葬身之地。

本文作者:鬼亦非仙曲桃花水(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