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小学野史(3)野史趣闻

2018-10-31 21:40:22

 上了三年级就算是大孩子了,学校规定:从三年级就开始上早晚自习了。早上五点半起床,到学校来读书,周一至周五读语文,周六读数学.当时的老师是个憨厚的中年人,黑黑的,话不多,很慈祥,打的一手好篮球,从来没有打过学生,这在我们的小学是为数不多的,数学老师是个怀才不遇的中老年人,想当年差了几分没有考上清华,而他的梦想就是非清华不上,考了几次都是差那么几分,或许宿命如此,后来他一直在我们小学教书,也没有娶老婆,村子里的人都尊称他:常老师.也曾经教过我爸爸。常老师学识渊博,天文地理,什么都会。从他的课堂上,我第一次知道煤和石油是怎么形成的,知道了很多东西,当然常老师教学也是很严格的,每过两周就超黑板上几道题,让我们考试,当时没有打印机,学校只有一台油印机,只有大考的时候才舍得用。平时的考试就让我们抄题,有次考试因为没有好好听课,考的很差,有天晚上我爸去和常老师聊天,老师就把我的学习情况告诉了我爸,我爸气冲冲地回家,当时我正在二叔家看《独孤求败》一下子被揪着耳朵揪到家里,拿出我考试卷子的罪证!让我把题重做了一遍。说明天要拿给常老师审阅!因为一二年级我的成绩还可以,每年拿两张奖状让家里人的脸上很光彩!如今,连小考都考的一塌糊涂。老爸脸上很挂不住:一定要给老子赶上去!从此我就乖乖学习,成绩也慢慢上去了!我爸在常老师手下在当学生时,据说是只考7分的,管起我来倒是很严.

  常老师教的学生中倒有一个考上清华的,经常上课提起他,我们不好好听课时骂我们是渣子。有次上课,我们没有好好听讲,又吵又闹!老师把他得意门生的名字全部写在黑板上,给我们讲他们学习的事情。讲着讲着,竟老泪纵横!在课堂上抽泣起来。这个镜头一直在我脑海里铭刻到现在,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三年级时候,大家开始有了创意,开始写作文,开始写大字,玩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记得第一次写的作文是看图作文,一幅公园里的图,有湖,有亭,还有只鸟。对我来说实在是难,蹩了半天也没有瘪出一个字,幸亏同桌是个留级生,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本作文书,正好有这个题,抄吧!结果还受了老师的表扬,心里觉得很羞愧,后来一篇描写打扫卫生的作文,还是抄,我记得里面有句经典的形容:玻璃擦得像没有按玻璃一样!还被老师搬到课堂上赞扬,心里更不好意思,从此多读多写,告别了剽坛!当时写不出作文的也不是我一个,有个同学写了篇在家做家务的作文,老师的评语只有四个字:乱七八糟!对我印象颇深。第一次写大字更是为难,怎么拿毛笔都在抖,写个一字都外外扭扭,被老师那出来当最差的实范,自尊大伤,从次苦练,造成到现在我的软笔书法比硬笔更凑合!

小火炉

  北方的冬天比较冷,大家想了各种方法取暖。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铁盒子,把下面扎些洞点燃煤炭或者木材放在里面,用铁丝提着,快灭的时候甩两圈,火就旺了,煤炭到是铁路上捡,拉煤炭的火车震下来不少。冬天来了,年味就重了!新年到,新年到,妮子要花,小子要炮!当时鞭炮很贵,买几个都要珍藏好一阵子,没办法自己造!也就是火柴枪,用粗点的铁丝捏一个枪架子,把旧的自行车链子砸开串起来就是枪桶,把子弹壳中间用钉子铳开做枪头,用橡皮筋拉在上面充当撞针动力,把一根火柴插在子弹壳里几可以开火了!我们班有个叫亮子的大个子是个造枪的高手,一次把子弹壳里囤满了从鞭炮里面剥出的炮药,和小刚球,前面用纸封死,向一个上一年级的小孩炫耀:你说响不响?--不响,他朝天空扣了下扳机,啪的一声,哇的一声,这枪很响,小孩被吓哭了,子弹颗被炸开了花,亮子手上的血也顺着手往下流!

火柴枪

  略带寒意的春风吹来,泥土的气息越发重了,麦苗开始泛绿,桃树吐出了蓓蕾,十来岁的孩子思想开始变得复杂,可悲的是班上的女孩子没有漂亮的,一个个凶的很,不懂事的女孩子也疯狂!上课时经常发生相互打架的,那时候老师的方法就是以暴制暴!教语文李老师是从来不打人的,他的儿子也在我们班,和我玩的很好,告诉我他妈不让他爸打学生,教数学的常老师平时嘻嘻哈哈,到上课时就很严厉,他最讨厌不好好听课,在下面捣乱的,大部分同学的老爸都教过,我们对常老师来说,简直是小毛贼!我记得,一次上课,常老师在黑板上写题,下面有两个女生两个叫霞的发生了口角,常老师训斥她们几句,竟敢顶嘴,都为自己辩解,老头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让她两个站到讲台上,拿出藤条,先让大霞伸出手狠打了几下,声音很响,不愧是大侠,嘴角撇都不撇!打完后,又让小霞伸手,小霞听到刚才打的很响,不伸手,常老师一下把她的手抓住,狠打了两下,小霞疼的嗷嗷大叫,双脚乱跳,像蚂虾跳舞,从此大家上常老师的课都变的很乖。

  学校花了一大笔钱在操场东面修了个花坛,花坛前修了个台子树了个旗竿,花坛后面还想搞了很大的屏风!屏风修到六七米高的时候竟然被春天的风刮倒了,我记得是个早上,当时正在上课,突然听到“轰”的一声还以为地震了,下课才知道屏风被风吹倒了,幸亏下面没有人,不然,十有八九说再见了。到现在才知道那就叫豆腐渣工程,5年后我们村西面的二郎庙小学(以前是二郎杨戬的道场),就发生了学校的墙砸伤学生的事件,当时也是初春,有个班的学生上体育课,风太大,老师说到墙角那里坐下讲故事,墙是新修的,不太高,正讲的起劲,墙一下子被风吹倒了,惨叫一片,哭声一片,赶紧喊村里的人来扒人,扒出来后马上开拖拉机送往县医院,庆幸的是没有死一个学生,简直是个奇迹,他们村子里都说是二郎爷保佑着呢!纷纷到学校烧香。

  旗竿修好后,每周一就开始进行升国旗仪式!提前20分钟学校的铃声就响了,学校的铃挂在一棵大树上!声音清脆响亮,当,当,当很有节奏。后来听老师讲,铃声一声一声地响是预备,两声两声响是上课,连着响是放学 - 还真讲究!后来看《地道战》发现那个报信的老伯拉的铃和我们学校的一样。西面的二郎小学则是在树上绑了小段从铁路上弄的铁轨,用铁锤敲当铃声,就下了个档次了,不是那么清脆响亮。现在回去再听不到小学的铃声,该放难听的音乐了,学校挂铃的树被伐了,铃也不见了,估计是被现在的老师当古董卖了。清楚地记得一次清早升国旗,下面的同学乱糟糟的,几个老师在学生队伍后面抽着烟卷。一个领导拿出一个巨无霸的录音机放义勇军进行曲大家跟着唱国歌,歌声当中五星红旗好不容易飘到最高,升旗完毕以后就是宣布获得上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班级 — 我发现这个优良传统一直持续到高中;然后是校长训话!校长正在那里讲得啰里啰嗦,从校门口走过来一个同村的中年大娘,穿的整整齐齐,胳膊夹了个小皮包,表情严肃,步履整齐。走到国旗下面,庄严地敬了个礼!转头默默地离开。操场上一片沉寂!--这个镜头一直铭刻在我心里,比新闻里天安门升旗仪式的敬礼庄严了许多!

本文作者:农夫点评(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