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走访——安仁古镇,刘文彩庄园(四川游 中南35)野史趣闻

2018-10-31 18:32:00

成都市区西南面茶店子车站,有班车很方便去西南边的安仁古镇,约一个多小时车程。

安仁古镇,位于大邑县南,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现存的旧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尢以民国年间刘氏家族鼎盛时期的建筑最多,风格中西式样结合,庄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镇特殊的建筑风貌,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这里有三个看点,一是刘文彩庄园,二是建川博物馆,三是古镇。这是重建的钟楼和车站。

古镇到处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雕梁画栋,青砖重瓦,每座公馆、每座建筑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历史不可言说的神秘。

关于安仁,有太多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遐想。公馆,远不止是一幢建筑,或特定时代的一幢建筑,它是一种宏阔的生活文化和气度,是一些人心目中神秘而尊贵的生活的象征。如今,绚烂的时代色彩与繁荣的经济发展更增添了新公馆生活时尚又怀旧的魅力。

古镇街不长,有小桥流水。小吃居多。

刘氏庄园在古镇另一头,是主要景点。由近代四川大官僚地主刘文彩及其兄弟陆续修建的五座公馆分布为南北相望的两大建筑群,占地总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房屋共545间,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近代地主庄园建筑群。

整个庄园建筑群始建于清末,历经几次大规模的兴建和扩建,至民国末年形成现在规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刘文彩公馆为高墙深院封闭式院落,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当年就有彩色玻璃了

这是刘文彩的金饰豪华床

当年的会客室复原

家中的土堆保留着,说是风水先生认为可护佑平安富贵

鸦片屋,藏于地下室。据说过去为了宣传,把这改造成水牢,也就成了刘文彩欺压农民的罪证。

文革年代,收租院泥塑相当出名。有一首歌,也是唱这的:《不忘阶级苦》,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 。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的血泪仇 千头万絮涌上了我心头 ,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 ……

收租院,是中国现代大型泥塑群像。创作于1965年6~10月,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作者是当时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师赵树桐、王官乙,学生李绍瑞、龙绪理等,刻画得确实很传神。 作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旧中国农民饱受的苦难和地主及其走狗的穷凶极恶,让人看后义愤填膺。

附近老房子,砖壁很有特点。

院中有院。这是小姐楼

精致的砖雕

庄园外面的休闲场所

刘家使用过的汽车和人拉车

去旁边的另一处景点,酒坛。

欢迎分享,谢谢关注点赞。

本文作者:随风夏(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