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后人襄阳“寻根”野史趣闻
2018-10-31 18:06:05

襄阳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向刘氏后人介绍刘氏家族赠品及其价值 襄阳晚报记者张亚婷摄
襄阳晚报讯【通讯员程宏伟 记者张亚婷】在襄阳,一个多世纪以来,有一个刘氏家族,六代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三代人把珍藏的几千件珍贵文物和历史名人书画典籍悉数捐赠给市档案馆、市博物馆、市图书馆等相关单位。近日,刘氏家族的后人们从加拿大回到襄阳“寻根”。
“以曾祖父刘祚宝的举人卷可以探究清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端倪,《国耻地图册》是爷爷刘叔远1918年搜集资料精心手绘的,晚清习家池照片是襄阳记录习家池这一时期历史面貌的唯一一件实物……”刘叔远的孙女刘昌华表示,每一样物件既是家族的记忆,也是大时代的印记。
刘氏家族捐赠的数千件藏品中,不乏大量的珍贵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曾孟芈谏铜盆”在市博物馆常年展示。
据介绍,刘氏家族先后多次把价值无法估量的珍贵古玩、名人书画典籍等无偿地捐赠给襄阳。刘叔远在弥留之际嘱咐子女,家中所收藏文物典籍,弥足珍贵,万不可落入市井私人之手,务必在适当的时候悉数捐献给国家。其子刘克强再到孙女刘昌华这一代完成了使命。“我已经有30年没有回过襄阳,这次带上两个女儿,让她们认识襄阳,缅怀祖先,牢记自己的根。”刘昌松(刘叔远之孙,现居加拿大)说道。
■新闻链接
刘叔远,1897年出生于襄阳。他的曾祖父是刘元漠,是乙未恩科举人,曾任“安陆府教授”。他的父亲刘祚宝,为清末贡生,曾执教鹿门中学,后任襄阳道立女子师范讲习所所长,开创襄阳女性教育之先河。刘祚宝还曾任襄阳县教育会会长,并参与创办了襄阳府中学堂(襄阳五中前身)。责任编辑:何梦婷
本文作者:襄阳汉江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