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年6月13日,曹魏大将军夏侯惇去世,谥为忠侯野史趣闻

2018-10-31 17:40:06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属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的从兄弟。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曹魏所有文武中最受曹操信赖之人,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死后谥为忠侯,曹操死后数月跟着去世如忠义追随传为美谈。

夏侯惇画像

生平

驰聘沙场

夏侯惇史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勇猛善战,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便已跟随,担任裨将。

190年,讨董卓联军组成后,曹操行使奋武将军,更以夏侯惇为司马,跟随曹操到扬州募兵。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

独目将星

193年,曹操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可是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夏侯惇轻军往赴鄄城,适逢与吕布相会,并交战。吕布败退,遂入濮阳,袭得夏侯惇军辎重。吕布遣将伪降,夏侯惇中计并被伪降的吕军劫持,夏侯惇军中震恐。夏侯惇的部将韩浩声称按照国法将不考虑人质的安全,做出了要招兵袭击劫持人质者的姿态。劫持人质者害怕,于是放弃人质投降,韩浩都把劫持者全杀了。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将攻击劫质者不用顾忌人质定为法令,于是以后就没再发生劫持人质事件。

曹操从徐州归来,之后随曹操征讨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夏侯惇很介意这个称呼。

亲率救灾

其后复领陈留、济阴太守、任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当时大旱,蝗灾,夏侯惇截断了太寿水,形成了一个池塘,亲自担土,率领士兵种稻耕田,避过了缺粮的危险,百姓皆受益,后又任河南尹。

功勋优著

196年,曹操接汉献帝到许昌,夏侯惇转任河南尹。

200年,曹操开始与袁绍交战,夏侯惇率部防守敖仓,掩护大军左侧安全。

204年,邺城破后,受任为伏波将军,受权能简单从事,不用拘于制度。与田畴为好友,曾帮曹操劝田畴再次投靠,但不成功。

大约205-206年,夏侯惇奉曹操命率大军打败并州刺史高干及其同党河东人卫固、范先、盗贼张晟,诛杀卫固等。

207年,因前后功劳增封邑一千八百户,与以前所赐的加上有二千五百户之高。

刚烈持勇

202年,受命进攻在新野的刘备,双方于博望对峙,刘备火烧自营退却,夏侯惇不听李典所劝,与于禁追击刘备,留李典守后。最后,夏侯惇被刘军伏兵所败,幸而李典来救,刘备才撤退。

215年,参加了讨伐汉中张鲁的战事。

216年,曹操征孙权归还,命夏侯惇督二十六军,与曹仁、张辽等人屯兵居巢,防卫孙权,并赐予伎乐名倡,下令道:“魏绛以和戎之功,犹受金石之乐,况将军乎!”

身份凌驾

219年,曹操到摩陂,召夏侯惇同车,不经通传,自由进入曹操的卧室。后受拜前将军,督各军还寿春,徙屯召陵。

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三月已卯日(4月23日)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可是在四月庚午日(6月13日)夏侯惇便如同追随曹操般的去世,曹丕穿上素服到邺城东城门发丧,谥夏侯惇为忠侯,夏侯家也获得优厚待遇。

曹丕下诏:“昔先王之礼,于功臣存则显其爵禄,没则祭于大蒸,故汉氏功臣,祀于庙庭。大魏元功之臣功勋优著,终始休明者,其皆依礼祀之。”

青龙元年五月壬申日(233年6月7日),夏侯惇与曹仁、程昱因功而受到曹叡在曹操庙庭祭祀的礼遇。

游戏《真三国无双7》中的夏侯惇形象

特征

夏侯惇忠义刚直且好学专师,虽身在军旅,也会迎师至阵中讲学,14岁时有人羞辱其师,他便将那人杀死。

夏侯惇为人极重外表,每次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不悦,将镜子推往地上,更不喜欢被人叫自己“盲夏侯”。虽然他位高权重,但生性俭朴,教子颇严,一生淡泊,有多余家财便会分及部下与有功士兵,人品高洁重义但不善治军,任帅必败从无胜绩,也是后期唯一不被曹操派往前线担任主将的亲信。

逸闻

夏侯惇忠心于曹操,当时各将领都授予魏的官号,只有夏侯惇仍受前将军的汉官官职,便上书希望曹操封他魏官,表明他是忠于魏。但曹操却认为夏侯惇与他同为汉官,大家是友臣,夏侯惇怎能屈就魏的官号,夏侯惇便受任,可见他深得曹操重用、信任,在当时无人能及。

本文作者:今史古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