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的拐点28:如果李陵没有投降匈奴回到汉朝,他将有何下场野史趣闻
汉朝的李陵一直都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甚至于因为他投降匈奴,连累了为他当堂辩驳的司马迁,导致了司马迁被执行“腐刑”,从此断绝了别的念头,埋头努力创作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史记》。
先从李陵的投降说起。
李陵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因为统领他的是坑货李广利。李广利和卫青和霍去病一样,都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不过卫青通过卫子夫的裙带关系找到了更广阔的施展平台,而李广利通过是汉武帝宠姬李夫人的哥哥的名头,扶摇直上,成为了领兵统帅。
李广利喝酒图
汉武帝用人一向唯亲,任用卫青是如此,任用李广利也是一样,他任用李广利,恐怕看重的不是李广利的军事才能,或者干脆就说汉武帝对将领根本就不查!而仅仅是为了便于大汉朝的统治,毕竟兵权历来都是皇家大忌讳,不可能轻易旁落!得掌握在熟悉人的手中。
另外,汉武帝派遣李广利统兵,也是为了让李广利攒军功好给他快速升职加薪,毕竟怎么算都是大舅哥!可惜他这个大舅哥和卫青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甚至于最后还叛逃到了匈奴,结果被人家剁吧剁吧和牛羊肉一块祭天,送去伺候长生天了!
李广利雄赳赳气昂昂的去和汉朝死对头匈奴约架死磕,而李陵就在军中当最手下,不过李陵对李广利很不看好,在汉武帝在武台召见李陵,给李凌安排任务的时候,李陵坚决不服从命令去当监护辎重的装备部长,因为他清楚跟着贰师将军的李广利,早晚都得变“贰”,不如自己单干,他要独立成军!
李陵如愿以偿,不过汉武帝只给了他步兵五千,没有给他配备骑兵,这也是李陵悲剧的起点,在茫茫无尽草原上,想要逃跑,注定是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的长腿马儿!
李广利带领的人马终究是不负他贰师将军的称号,果然二了,被匈奴的重重大军包围着,如果不是赵充国够厉害,带领着一百多人杀出了一条血路,李广利肯定提前就祭天了。赵充国全身受伤二十多处,从此刻起就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后来终其一生都为汉朝驻守边防事业,76岁都没有退休,老当益壮猛将军啊!可惜救了不该救的人。
同样是失败了,可李凌带领的队伍,辗转杀敌,依五千对八万的不对称兵力,辗转二十多天,杀了匈奴一万五千多人,行走了一千多里,如果不是出了叛徒,最后不可能只是逃出了四百多个人,而是大部分归来,毕竟匈奴当时已经决定不追击了,这份吊着匈奴打的战斗力把李广利这个二货甩出八条街!
如果负责接替李陵的路博德能够接替李陵,后面的悲剧也就不会发生了。如果汉武帝能够信得过李陵,用心去调查李凌是否真的投降并且帮助训练匈奴,而不是一味的迁怒李陵家人,大开杀戮,李陵也不至于后来心灰意冷,投降匈奴,死不回国。
汉朝并不是没有被匈奴俘获的汉人。苏武当使者出趟差,结果牧羊十九年,张骞同样是被扣押还娶了匈奴女人,给匈奴人放羊,可都没有问题,唯独李陵出问题了!
李陵就算是投降了,可是如果不是真心投降,那李陵就该定位是一个间谍!如此优秀的间谍对于汉朝还是有好处的,毕竟李陵的爷爷飞将军李广就被匈奴抓住过,只要机会把握得好,轻松逃脱都不是问题,毕竟匈奴人整天漂泊,找机会逃脱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机会需要的时间长短而已。
而一旦李陵回国,就能够如同张骞一样带回匈奴的各种重要讯息,这样对于汉朝攻打匈奴是有极大好处的!
可惜汉武帝终究是没有容忍李陵的背叛。
如果李陵成功回到汉朝呢?
李陵已经是汉朝将领中最十分犀利的将领了,这个时候名震古今的将领已经都死透了,卫青霍去病都已经带着荣耀去世。
李陵已经能够成为中流砥柱了!不过依汉武帝多疑,猜测的性格,恐怕李陵哪怕是回国,也不会有所起色。
第一个,李陵和卫家有仇。
李陵的三叔李敢因为当初卫青分配任务不公平,害的父亲李广死亡,就刺伤了卫青,尽管卫青没有说什么,可霍去病却趁着打猎的机会,把李敢给一箭射个通透,从此李家和卫家可谓是势如水火。
而汉武帝当初对霍去病是信任有加,还为霍去病射杀人打掩护,说李敢是被鹿角刺透的,由此可见就算是李凌从新回到汉朝,汉武帝对李凌的任用也会有所防范,任谁也不会用一个对当权者有怒气和家仇的将领。
有能力又有仇恨,这种人如果手握兵权造反了,谁能够拦得住,依汉武帝多疑的性格,绝对不会让李凌有所成就!
史书上记载了,后来霍光去邀请李凌回国,李陵直接拒绝了,他回答说自己已经是胡人了,根本就没有回去的必要了,毕竟全家人都因为他做了刀下鬼,没颜面回去是正常。
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兄弟,回到汉朝后,他难逃被收拾的厄运,毕竟霍光可是霍去病一手培养起来的,霍光肯定不会为李家的旧账买单!
面面老师辣评拐点:李陵的投降定性问题,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请骂他的人张口前想想他为什么会走到那一步。
本文作者:历史面面观(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