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首座皇后陵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野史趣闻

2018-10-31 16:04:56

【原创首发于今日头条】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孝惠皇后去世,享年七十七岁。孝惠皇后去世后,葬入清王朝建立后的第一个皇后陵——孝东陵。

在孝惠皇后之前,清王朝没有给皇后建陵的传统,包括清太宗皇太极和顺治帝在内的两任皇帝,也从来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所以,在这两任皇帝任内去世的皇后,都是陪葬在皇帝陵墓的地宫的,没有自己单独的陵墓。

那么,康熙帝为何要改变之前的陪葬制度,为孝惠皇后单独建造陵寝呢?

原因还要从当时的时代环境入手——在康熙十三年的时候,清王朝颁布了一条规定,那就是今后皇家德葬礼,由原本的火葬改为土葬。

也就是说,由原本火葬后骨灰装入小匣子里,再把小匣子放入地宫,改为不再火葬,盛殓入棺椁后把棺椁放入地宫。

最早实行这一措施的,是死于康熙十三年的康熙原配妻子——孝诚皇后。在此之后去世的康熙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都是按照这种措施来办理的。

那么,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顺治帝和他的另外两个皇后(包括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皇后),都是火葬后骨灰装入小匣子后放入地宫的;而死于康熙五十六年的孝惠皇后,此时已经废止了火葬制度,必须要用棺椁入葬。

难不成要在顺治帝和另外两个皇后的小匣子旁边,放置一个超大的棺椁。

很明显,这样肯定是不合适的,有些不伦不类。

于是,在康熙二十七年的时候,康熙帝就决定为孝惠皇后单独建造陵寝。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决定为孝惠皇后建造陵寝,而不是在废除火葬制度之后就立即营建,原因有这么两个。

一来,是因为之前国家实力有限,财政上除了要全力支持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外,清王朝还要先后修建顺治帝和康熙帝的皇陵,这几个项目,哪一项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二来,康熙帝也受到了孝庄太后和孝诚皇后因为生前没有修建陵寝,死后停棺、不得入土为安的教训。

故而,在建造完自己的陵寝——景陵之后,为父亲顺治帝的孝惠皇后修建陵寝的事情,就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经过相关官员认真勘探风水后,康熙帝决定在父亲孝陵的东面为孝惠皇后修建陵寝。

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孝惠皇后入葬孝东陵。

孝东陵是清王朝建立后修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其规制和样式都成了后世皇后陵所效法的蓝本。

【参考文献:《大清皇陵秘史》】

本文作者:有趣的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