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时李鸿章、张之洞等督抚为什么和列强签订东南互保协议野史趣闻

2018-10-31 15:34:31

八国联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狼狈逃出北京,最后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清廷统治摇摇欲坠。这场战争看似是清朝和列强的全面战争,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了北京的皇族势力与列强之间的较量,因为当时清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南方各省不但不支援清廷作战,甚至于给列强提供了便利。“东南互保”可以说是一次地方实力派公然反抗满清朝廷命令的事件,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地方独立倾向大增,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

东南互保范围

因为列强包庇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还反对废黜光绪帝,慈禧太后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在毓贤、刚毅等守旧大臣的忽悠下,慈禧相信了义和团“刀枪不入”、“枪炮不伤”能消灭洋人的话,因此慈禧妄图利用义和团打击列强势力,中外冲突不断加剧,眼看着战争就要来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东南互保”出炉了。

从列强的角度考虑,在当时中国南方地区是当时列强在华的核心利益区,在此地有大量的人员滞留和投资,因此需要避免战争在中国南方爆发。从以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为首的地方督抚角度考虑,第一李鸿章等人清楚列强联合有多么强大,清朝打不赢;第二李鸿章等人都是汉族地主出身,受的是儒家教育,对于义和团这种借宗教迷信发展的组织天然仇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在大买办盛宣怀的牵线搭桥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广东巡抚德寿等人联合与各国列强签订协议,保持东南各省的稳定。而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甚至于慈禧的亲信荣禄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也表示支持,称清政府向十一国列强宣战是受到义和团胁迫的“矫诏、乱命”。

盛宣怀和各国公使

“东南互保”实质上就是地方实力派抛开清廷单干了,不再遵守朝廷的圣旨行事。“东南互保”协定主要有9条,总结起来就是清朝督抚和列强划分了势力范围,双方各自守护自己的地盘,保护中外商民人命、产业安全;双方的部队不能随意靠近或进入对方势力范围,有调动要提前告知;双方共同镇压义和团,防止义和团势力蔓延到南方等等。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密约,就是一旦开战后列强攻占北京而且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全部死亡,就建立以李鸿章为总统的新政府出面与列强谈判,支撑局面。

对于“东南互保”这件事是很难下定义的,要是从中国抵抗外国侵略的角度看,张之洞等人私下和列强签订协议绝对算是卖国行为;但是从长远看,张之洞等督抚的行为保证了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稳定发展,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推动中国走进新时代。

辛亥革命宣布独立省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廷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全国统治者,但是因为“东南互保”的存在各地方实力派开始自行招募部队,发展成了后来的军阀武装;同时清廷再也不能随意任免地方督抚,必须要尊重各省份地方势力的意见。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时候,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部队对于清廷也是听调不听宣,这才有了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天下十五个省纷纷宣布独立的盛况。

本文作者:当狗容易做人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