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开国皇帝的妻子,吕后和马皇后有何不同?野史趣闻

2018-10-30 22:39:02

吕后,即吕雉(公元前241年-前180年),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结发妻子。早在刘邦还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时,吕雉就已经嫁给了他,而且当时刘邦足足大了吕雉15岁。马皇后(1332年一1382年),本名不详,故后世统称其为马皇后。马皇后和吕后的经历类似,早在朱元璋还是一个芝麻豆大的小官时就已经做了他的结发妻子,此后一直和朱元璋恩爱如初,直至病逝。两位皇后都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那就是她们都是开国皇帝的结发妻子,而且这两位皇帝都是草莽出身,斗大的字不识一筐,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点,那么问题来了,两位皇后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首先从为人上进行分析。吕雉在其二十多岁时嫁给了刘邦,当时刘邦虽未成婚但是和别的女人有染,当时已经有一个儿子刘肥,吕雉对刘肥关爱有加,绝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苛刻狠毒,这对于嫁给了比自己年长十五岁的吕雉来说实属不易。刘邦早年颠沛流离,无法很好地照顾吕雉和儿女。吕雉独自承担了家庭的重任,带着子女们从事农桑纺织,日子虽然不富裕,但是自给自足的日子让吕雉感到很充实,后来刘邦因为醉酒而让犯人跑了,因为害怕官府追究而躲到芒砀山上,吕雉此时还经常来给刘邦送食物,此时的吕雉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贤妻良母。而更为我们所熟悉的那个吕后,是在汉高祖刘邦驾崩后才变得心狠手辣的。刘邦死后软弱的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年仅十六岁,汉朝的皇权一下子就落入了吕后手中,吕后名为太后,实际上行使着皇帝的职权。吕后先是毒死了刘邦生前非常疼爱的刘如意,即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和刘盈关系很好,得知此事后他很伤心。之后吕后因为怨恨戚夫人之前得宠,命人剁掉她的手足,挖去双眼,称为“人彘”,这简直是泯灭人性!刘盈看到戚夫人如此惨状后感到震惊,他觉得这不可能是人能做出来的事;之后整日沉湎于酒色,不再过问朝政,没过多久就早逝了。总的来说就是刘邦驾崩后的吕雉变得心狠手辣,与之前的贤妻良母形象大相径庭,让人大跌眼镜!

咱再来说说马皇后的为人如何。前文提到了马皇后在朱元璋还比较落魄的时候就嫁给了他,可见马皇后并非一个贪慕荣华富贵之人。有一次郭子兴(朱元璋的头领,马皇后的义父)因为朱元璋犯错了,气愤的把朱元璋关禁闭了,马皇后得知此事后很着急,她把自家财产送给养母张夫人和郭子兴妾张氏,请她们在义父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减少间隙,这使得朱元璋能脱离困境。朱元璋南下之时,马氏曾负责往来的文书,并做得井井有条,同时她还劝朱元璋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深得朱元璋的赞赏。另外有一次将士们都想弃江宁城投降的时候,也是马皇后把自己的金帛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了军心,才得以反败为胜。在朱元璋当上皇帝后,马皇后心地善良,经常劝谏朱元璋不要杀害有功之臣,这也保全了很多臣子的性命。在治理后宫方面,马皇后以宽仁为本,深得人心。马皇后虽贵为皇后,但是生活上却十分节俭,衣服烂了补了又补,这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后里面是相当罕见的。马皇后一生善良而又宽厚,节俭而又朴实,他和朱元璋一直相敬如宾、恩爱如初。朱元璋死后和马皇后合葬于明孝陵。

另外从吕后和马皇后的政治上的贡献来对比。吕后在刘邦死后宣布废除了“挟书律”,“挟书律”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留下的一大恶法。旨在于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另外,吕后提倡“无为而治”,提倡与民休养生息,减少田租,很好地发展了汉初的经济。另外一点就是吕后提倡勤俭治国,反对铺张浪费。司马迁对吕后的政治功绩也给于了肯定。

马皇后的历史功绩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马皇后没有吕后那么大的权利,但是作为皇后来讲,她在为朱元璋建言献策、管理好后宫以及教育子女方面还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以说马皇后是当时明朝教书育人、爱民如子的楷模。

综合来看,吕后在刘邦生前还是一位贤妻良母的形象,刘邦死后有了大权之后就开始展现其心狠手辣的一面,杀刘如意与戚夫人,这着实是她的一大历史污点;吕后行使皇帝职权长达十五年。反观马皇后无论是何身份,始终都能保持善良淳朴、宽厚节约的美好品质。在政治贡献来看,吕后和马皇后对于各自的朝代都有着比较突出的历史作用,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只论真实历史,不讲野史八卦!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哦

本文作者:浪花淘尽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