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鲁迅野史趣闻

2018-10-30 22:37:34

《我的朋友鲁迅》是内山完造先生在鲁迅先生去世后回忆自己与鲁迅生前最后十年交往故事的文章结集,所辑内山的回忆文章前后跨度达二十年,从1936年鲁迅去世到1956年(内山先生于1959年去世),内容都是两人日常交往的琐事及随感,琐碎,细致,却感情丰沛细腻,许多关于鲁迅先生的细节在其他文献中难以读到。

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朋友,这我中学时代就已经知道。鲁迅先生与内山的交往,源自一个特别的顾客与书店老板之间的关系。

1927年10月5日,一个穿蓝色长衫,眼睛清亮(“那是一双极其清澈、敏锐又充满了温情的眼睛,无论是谁看到,都要对此感叹一番。”——内山完造:《美妙如那眼》)的人走进了上海内山书店,这个人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五日 雨。……往内山书店买书四种四本,十元二角。”十月十五日,这个人买书后喝着茶抽着烟用清晰的日语对书店老板内山说:“老板,麻烦你把这书送到宝乐安路景云里××路。”内山问客人称呼,客人回答说:“噢,叫我周树人就好。”

鲁迅和内山长达十年的交往由此开始,直到鲁迅先生生命结束。

那双清澈而充满温情的眼睛

内山先生笔下的鲁迅先生,首先是私人语境里的鲁迅。私人语境里的鲁迅,孙郁的《鲁迅遗风录》做了许多梳理,而内山这本《我的朋友鲁迅》同样也是。但更为特别的是,内山不仅是位日本友人,而且可以说是鲁迅最后十年往来最多的一位至交好友,有多好?——柔石遇难后,鲁迅先生全家是躲在内山家的;先生辞世前最后的文字是写给内山由夫人许广平送去的拜托内山找医生的请求;先生去世后,内山是治丧委员会成员,并在先生追悼会上作了演讲;先生去世后,先生的夫人许广平女士弟弟周建人先生等也依然保持着与内山先生的联系,日据时期,许女士被日本宪兵队抓捕,后移送76号,是内山先生一力担保,而许女士是极少数从76号活着出来的人吧……

以这样的关系,十年近距离相处而认识的鲁迅,内山对于鲁迅先生的理解自然不同于他的敌人,对手,同志,学生等。

即便是私人语境里,内山笔下的鲁迅也依然是斗士。这是那个黑暗时代有热血有历史责任感的人无法避开的形象。“倘若以一言来形容鲁迅,我只能说他有着古武士之气概和中国式的血肉之躯,该强硬的时候他绝不妥协……鲁迅则是纯粹彻底的文学家,文章犀利伸展到一切可能的地方,至死都在拼死抵抗。”“但先生并不是为揭露而揭露,实际上他真的在担心着中国的命运……”(《文学家之魂》)“鲁迅先生是个四面棱角的人,所以一顽固起来便彻头彻尾,至死都不低头。”(《美妙如那眼》)“先生手拿锐利的手术刀,毫无保留地进行了自我剖析。这不同于林语堂先生那种固我国土爱我国民发现生活的朴实细腻,而是深入肺腑,直攻心脏正因为如此,先生在国内树敌众多。但先生那绝不是为了求得自身的一时之快而为之,他的文章实则是一根可以教育下一代的鞭子。”(《鲁迅先生琐忆》)

对鲁迅先生类似的判断国人也有,读先生的文字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但从一个日本人在先生逝世之后写的回忆文章里读到,这种感觉,其实是对被政治化的鲁迅的拨反。先生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无需加冕神化。我喜欢先生这种斗士。

当然,正如先生诗所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内山笔下的先生,既有普通人一样为父亲为丈夫为师长为朋友的室家之情,也有对于国人深切关心的大慈悲。

内山回忆先生有了海婴后的快乐,跟普通父亲没有两样:“他每天去产房探望完夫人后,回家路上都会来我店里坐坐,一边喝茶一边告诉我海婴一天天长大的模样。我至今仍然记得,那时他高兴快活的样子,是之前从未见过的。”“随着海婴一天天长大,我时不时会看见先生手上拿着颜色漂亮的赛璐珞玩具回家,而且手上的玩具还不停地变化着。”面对幼儿时期的海婴,内山看到了了先生念叨着“真是难办啊难办”的“一副幸福的烦恼样”。舐犊情深,这样的鲁迅,在过去我们是比较少见的。(《“爸爸,妈妈,弟弟”》)

内山在《理所当然的事》中讲述了一个一位妇女向鲁迅先生借钱,要去营救监狱里的丈夫,鲁迅明知她被骗了仍是借钱给她的故事,先生回应内山的疑问时说,“只要一无所有,生活困难的人有需求,能帮忙的话帮一把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这个小故事,让我想起了先生的作品《一件小事》,这就是写《一件小事》的鲁迅啊。内山在《鲁迅和日本》中写道:“看先生日常言行,简直像极了日本传统武士。他身上不仅有那种不为金钱和权力所动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有对百姓苍生的同情心。”

内山先生认识的鲁迅是有大慈悲的人,这个大慈悲掩藏在先生凌厉的背后。

内山在《初识鲁迅》中写道:“然而笔下的现实绝非是为了夺人眼球而有意为之,先生也绝不是靠暴露先生获取关注的浅薄之人,总之他并非为了披露而披露,犀利的话语背后其实流淌着无尽的温情。”“我不禁读过先生笔下如鞭子一般犀利的文章,也看到了他满眼热泪的样子。”

先生重病时跟内山谈到自己躺在家里三个月养病想清楚了中国四亿民众得了的大病,“病因就是我之前讲过的‘马马虎虎’!我认为那就是一种随便怎样都行得极不认真地生活态度。”“我想日本人的长处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像书里说的那样把生命搭上的认真劲儿。”“中国即便把日本全盘否定,也决不能忽视一件事——那就是日本人的长处——认真。无论发生什么事,这一点,作为中国人不可不学。只不过现在好像不是说这话的好时机,今天我就算喊破了喉咙,怕是也没有谁会听我的,相反会被扣上类似‘卖国贼’‘帝国主义走狗’之类的帽子被人追杀吧。”(《初识先生》)

哲人其萎,余响犹存。我辈今天读来,唯有一声叹息。

先生性格刚毅,文字犀利如刀,其大众形象一如“横眉冷对千夫指”——我们熟悉的鲁迅的照片,大抵也都是这般模样吧。但内山笔下的鲁迅,谈话中时不时发出“哈哈哈”的大笑,如此爱笑的人,又怎会只是横眉冷对又怎会是无趣无爱之人!

鲁迅同时代的胡适性格与鲁迅截然不同,性情温婉,和蔼可亲,为人处世灵活而富有弹性,以至于人人都以“我的朋友胡适之”自诩。内山的文章都是一篇篇散乱的小事回忆,但这些纪念性的怀念文章,却无意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新的更接近我们今天认知的鲁迅形象,也应该是鲁迅原本的形象,这样的鲁迅,不仅是导师前辈师长,也应该是我们的朋友吧,一如编者所用的书名“我的朋友鲁迅”。我想先生泉下有知,当不以为忤,而会“哈哈哈”大笑吧。

翻读内山完造所著《我的朋友鲁迅》,先生往事,细节铺陈,叙说平淡,读来竟欲落泪。

本文作者:朱学东的江南旧闻录(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