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太监,去世后百官护送出殡,设立祠堂供人瞻仰野史趣闻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同时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明朝期间,朝廷没有与任何周边国家和过亲,也没有与任何国家签订过不平等条约,但是到了明朝晚期宦官干预朝政,导致朝廷一片乌烟瘴气。

说起明朝的太监,想必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魏忠贤,而大家也知道魏忠贤自明朝之后遗臭万年。但是明朝的太监并不都像魏忠贤、刘瑾这么坏,也有许多名声好的太监,像郑和、陈炬这样的忠臣。而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就是陈炬,他立志要经世济民,治理国家。

陈炬九岁的时候被选入宫,当时分派在司礼监太监高忠手下。后来,俺答率兵南下烧杀抢掠,且逼近京师,太监高忠因参与防守京师立下汗马功劳。当时陈炬虽然年龄小,但是他立志要经世救民,治理国家,从此他开始时刻关注政治、经济事务。

万历26年,陈矩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东厂,但他为人正直,有度量,能顾全大局,常常说:“我只守着八个字,就是祖宗法度,圣贤道理。陈炬随时进谏,匡正神宗的失德,在“妖书”大案中立下了汉马功劳。万历33年,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集纠政、监察大权于一身,而这在明朝宦官中也是少有的。虽然如此,他并没有滥用权力,而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当时矿税使流毒天下,民不堪命,许多廷臣先后疏谏,神宗都给予重惩。

万历34年,云南发生民变,当时的神宗很是震怒,陈炬上书皇帝希望派人去当地调查清楚,从宽处理,这样可以安抚边境地区。而神宗也听取的他的建议,就这样一场轩然大波就被陈炬和平处理了。陈炬掌管东厂期间,是东厂抓捕人最少,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

万历35年,陈矩在内直房端坐去世,终年69岁,结束了自己传奇而辉煌的一生。他死后并没有被厚葬,而是像僧人一样用立棺安葬。神宗赐谕祭九坛,祠额题为“清忠”,并颁布了保护祠和墓的敕令,上面开载着房屋、地亩的数目。文武百官都亲临吊唁,穿着素白色衣服送葬的人多至堵塞道路。而陈矩的遗像,供在德胜门里钦赐会馆祠堂内,供人瞻仰。
本文作者:李哥讲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