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吃人”,何时休?野史趣闻

2018-10-30 18:31:26

前段时间,一段因母亲只顾低头玩手机,没尽到监护义务,而导致年幼男童溺水身亡的监控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男童挣扎了足足3分钟后,头顶没入水面,再也没上来。这黑色的3分钟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恐惧,多么的漫长。孩子知道亲爱的妈妈就近在咫尺,他在水中摔倒了,妈妈一定会来扶他一把的,甚至会抱他入怀。当他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就在不远处的妈妈呼救时,妈妈没有回头。孩子不知道妈妈在看什么,为什么不回头看看他。妈妈始终在低着头看他的手机,看得津津有味,看的聚精会神,看的忘乎所以,看的再也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等妈妈想起来回头看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晚了,完了,孩子不见了,已经是阴阳相隔了。

做妈妈的人,都有看孩子的经历,我也不例外。由于儿子从小好动,所以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从不敢让儿子离开我的视线半秒。在家里有电源、有热源、有边边角角,对孩子来说都是危险源。在外面的危险因素更是数不胜数,一不小心就会酿成终生后悔的大祸。儿子的姥姥更绝,因为她年岁大了,有时候根本跟不上儿子快如闪电的小步伐,转眼就不见了人影,一眼看不到,姥姥就担心着急。为了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姥姥就在儿子的肩膀上夹上一个小铃铛,这样以来,小家伙跑到哪里都会暴漏踪迹,减少了寻找孩子的担心。

儿子小时候,手机还不是人人拥有的必需品。那时候,孩子在一起玩,看孩子的大人就在一起聊天,大伙的眼神始终不会离开孩子。现在仍然是孩子在一起玩,大人却不在一起聊天了,一人捧一部手机,翻过来划过去,也不知道看的啥,就是不看孩子一眼。有时候孩子自己玩够了,要求大人陪伴,大人还会极为不耐烦,孩子满脸委屈地悻悻离开。因看孩子的大人,只看手机不看孩子,最后导致悲剧的报道,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现在还有一个怪现象,就是一群人聚会或聚餐,谁也不理谁,都各自沉浸在面前的手机世界里,偶尔有个挑起话题的,其他人也是嗯嗯啊啊地应付了事,根本没有聊天的欲望。一屋子人,静悄悄的,再也没有了原来狂聊通宵时的激情。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也是如此。年轻人一人捧个手机,孩子也不甘落后,各忙各的,只剩下可怜的老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有匆匆扒拉几口饭,撤了。

因走路时看手机,失足掉入水潭溺亡的;因看手机,掉入深沟死亡的;因看手机导致车祸的,因看手机,致使孩子卡在扶手电梯里的……这血淋淋的事实几乎是每天都在上演。这一幕幕地悲剧是手机的错,还是手机使用者的错呢?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2016年,有一件与手机有关的事,就发生在我身边时,让我印象深刻。我一同学干轧钢操作的,因操作失误,把正在调试轧机的同事的手指挤断。造成操作失误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干活的时候,瞟了一眼他手机上的股市行情。就这一瞟,眼神的分散,注意力不够集中,没看清楚轧机旁调整人员的手势,最后摁错了按钮,酿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最可悲的是,我这同学也是失去一根拇指的人,也是设备操作事故造成的。当一个血肉之躯面对重达几十吨的轧机时,那力量是非常微小的,结果只有被伤害。记得同学受伤后,我们去医院看他,他再植的手指是插在自己肚子里的,等成活了才能拿出来,收的那份罪,可想而知了。自从发生了这起人身伤害事故后,安全部门规定,任何人不得把手机带入操作现场,全部存放在休息室,违者重罚。

手机确实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有些人真是到了一刻也离不开手机的程度。早晨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先摸手机,不是单纯看时间,是看看朋友圈里在自己睡下后,又有啥大事发生;看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是否更新;看看世界各地有哪些吸引眼球的奇闻异事等等,浏览完一圈,才会从被窝里钻出来。原来出门怕忘带钱包,现在出门怕忘带手机和充电宝;原来走路昂首挺胸,现在走路低头哈腰;原来好友见面聊半天,现在好友见面无语,可在微信群里却聊得欢……俩口子回到家,原来是抢遥控器,现在电视被打入冷宫,改抱手机了,一个在沙发这头,一个在沙发那头,各自为政,互不打扰。要休息了,还要把手机带上床,再抱一会,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有一句话说的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看着你,你却在看着手机。无奈之情,跃然纸上。也不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怎么啦,难道说真的要被小小的手机主宰了吗?

把住自己的心,抬起低下的头,放眼美好生活,让手机回归它的功能,把你被手机绑架的心救赎,还给家人和生活。

手机“吃人”,不是手机的错,是用手机的那颗脑袋该大修了。

本文作者:明朔妈妈(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