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怼人:古有问鼎中原,今有借坡下驴野史趣闻

2018-10-30 17:03:45

自从有了诸侯争霸就有了邦交,中国是礼仪之邦,就算要下刀子,这话也不能说得太明白。得含蓄!

最好是什么呢?骂人不吐脏字。表面上文词优美,立场鲜明,实际上泼妇骂街,唇枪舌剑。

我国春秋时期就发生了一次载入史册的经典对答。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周天子派人慰问。慰问是风博士自己加的,原文就是去问问。为什么问问呢?这不废话嘛,你陈兵在我家门口我不问问,谁知道你是来逛洛阳还是来造反。一问,楚庄王这么说:“ 鼎之大小轻重焉。'

鼎是什么呀?就是三条腿的锅,吃饭用的,天子用九个鼎吃饭。我中华家从来就是吃货传统!连皇帝的权力都用饭量衡量。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轻重那自然不是要照顾天子吃饭,而是自己想拿来吃饭。这还得了!暗示要造反啊!估计那时候使者心里一百万只草泥马奔过,楚庄王要是反了,他的脑袋就交待了!神对答就此出场。

' 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

这便是问鼎中原的典故,这两边一问一答,既没有撕破脸皮,又明白了对方的底线,一句 ' 政德清明 ' 让楚王想起自己干得也不好,一句 ' 权力天赐 ' 让楚王知道自己的阶级成分。可谓是表面上波澜不惊,暗地里惊涛骇浪,一言而挽社稷于倾颓。

外交式怼人

老祖宗告诉咱,要怼人不吐脏字,注意如下要点:

 顺嘴胡诌,借坡下驴,骂人揭短。废话不多说,下面的时间让我们看看外交部怼人的经典案例。

外交怼人

在1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国媒体问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工作环境变差”、“外国驻华记者采访受限”,“中国是否会采取措施改善外国记者的工作环境”。三大问题层层递进,公然诘问,外国记者这是挑战外交部权威啊!,华姐姐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把回答权让给了现场记者。华春莹当场就让外国记者们记名投票,谁赞成FCCC组织这份报告的请举手。

华姐霸气

额……你说这么扯么,大庭广众之下谁没事公开跟中国过不去啊,以后还要不要在这里干活了?自然是没有人会举手。提问的外国记者被怼得气闷难当,是进退不得呀!

本文作者:史小妹(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