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 英雄野史趣闻
苦逼的中国球迷,世界杯半决赛要等到夜里2点,打发时间又看了部印度电影《厕所英雄》,真实而感人,今年看过几部印度影片,都还不错。
听说过印度人的厕所问题和随地大小便的故事,但真的不了解为何印度人不去厕所方便,难道印度经济落后到如此地步连个厕所都修不好?很久都没有答案。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变,从根本上让我了解了印度人对厕所的看法以及为改变这一陋习所付出的努力。
印度人信奉宗教众人皆知,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无所不至,由宗教规制而逐渐形成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根深蒂固,厕所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影片我了解到印度社会传统上根据也许是曲解的宗教教义、也许是过去自然条件造成了习惯,大家认为厕所不能在家里,那样会带来卫生问题;厕所是污秽不堪的,因此不能修建,大家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消解这些污秽,因此在外面的自然环境里解决大小便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男人们可以在下水道等地方就近解决,女人们却只能在夜里或者天不亮成群结队到村子外面的树林里解决,白天只能憋着,为了防止被偷窥、被性侵等等风险,女人们往往集结在一起集体去解决问题,就这样还是时常被流氓骚扰。困扰人们的厕所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观念、风俗习惯。
影片中女主人公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家里也比较开明现代,因此家里有厕所,但当她嫁给心爱的男主人公以后才发现丈夫家里以及整个村子都没有厕所,为此她开始了不断的抗争。男主人公起初已经习惯了没有厕所,但为了满足妻子的要求采取了各种权宜之计:每天清早到经过村子附近的火车上厕所、偷电影摄制组的移动厕所、不顾家里人反对在家里院子里修建厕所,包括登报纸以没有厕所为由假离婚试图改变村里人的想法等等,但最后他们发现所有的权宜之计都只能是失败的,唯有改变人们的观念,因为连村里的妇女们自己都觉得修厕所离经叛道,陷入一种自我权力丧失而不知的集体无意识。最后主人公通过一列行为打动了乡亲、家人,最终说服政府投资在村里修建了厕所,实现了自我的救赎和唤醒了群体的自我意识,彻底改变了落后的生活方式,实现了厕所革命,主角也就成了厕所英雄。
影片除了印度影片特有的歌舞很吸引人之外,就是这种通过真实的生活场景表达出的生活态度和个人人性升华,把一些深沉的社会问题和人生哲理通过生活细节娓娓道来,让人与主人公一起完成一次灵魂的洗礼和良善的回归,这应该是这类影片成功的要素之一。
影片不仅仅说的是厕所,更表达了人对于自我挑战,一种自我意识的启蒙与自我教育,人最难战胜的不是外在的人和事,而是自己。所谓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战胜自身以外的困难或者强敌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而真正强大的人是不断战胜自己。自己的生活习惯、固有的思维模式、长期的思想观念甚至是自己习惯的行事风格等等,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改变,包括影片中大家对宗教教义的理解和遵守、全体妇女长期习惯于被漠视和歧视而不能有自我权力和意识的觉醒等等,要改变这些属于自我的东西,谈何容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就是这一类固化的意识和行为方式。
当我们面对问题觉得困难、与人沟通觉得对方想法与自己不同、面对新事物我们开始要拒绝的时候,我们且不要忙着否定和放弃,而顺从自我的已有意识,我们应该先反躬自省,看看是否能够从自我开始突破,试着不按照自己习惯的和舒服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给自己些挑战,打破我们认为的不可能,试着接受别人的想法和新的东西,也许事后走过了回头看,事情原本也不过如此。
战胜自己很困难,困难在于我们不知道要战胜自己的什么,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这是最困难的。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较高的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发现自己的弱点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并努力战而胜之,取得更大的胜利和结果,从而变成自己的英雄。如果总是安于现状,自大自满,不思进取,也许我们永远无法战胜自己,只能裹足不前,也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还能有那些机会和改变。
厕所英雄,改变的不是人们的生活习惯,不是争取了政府的支持,而是改变自己和人们的固有观念和思维惯性,从而实现了自我的提升和解放。
本文作者:伯易大叔(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