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风俗习惯野史趣闻

巴拉圭共和国简称巴拉圭,是南美洲中部的一个内陆国家,原为瓜拉尼族印第安人居住地。南边国境完全与阿根廷接壤,东北与西北角则分别是巴西与玻利维亚。国土面积40.6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3.3万(2014年),其中印第安人和印欧混种人占95%。天主教为国教。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和瓜拉尼语(民族语言)。首都亚松森(Asunción)。

与众多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巴拉圭由于曾经长期受西班牙殖民统治,故其文化习惯深受到西班牙的影响。如巴拉圭人打招呼时常说:“姆秋.古斯都”,西班牙语的意思就是“非常高兴见到你”。
在巴拉圭,人们在日常生活穿着比较随意,正式场合时多穿西式服装。当地的印第安人则有的仍保持着原始的服饰习俗,他们最普遍的饰物是唇饰,这是一种嵌在下唇上的小棍。妇女儿童戴一种项圈。

而且当地的印第安人男孩子一般到14岁还要举行成年仪式。由部落酋长刺破男孩的下唇,其余的男人便向“图帕”神祈祷,连续3天,只能够吃玉米粥。从此以后,他就有了与成年人同等的权利。
女孩子在年满13岁也要经受一定的考验。人们把她关在屋内,用一屏障隔开,接连3个星期,女孩子只能吃少量的食物,不能讲话,不能笑,眼睛看着地面。然后,女孩就有了同成年妇女一样的权利。

在社交场合,巴拉圭人十分注意礼仪。在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但如果是女性向男性伸手的时候,男性必须跟他握手。男性绝不可先伸手跟女性握手。对于亲朋好友,男子之间见面时互相拥抱,妇女之间则互相亲吻。并且巴拉圭人和朋友一块行走时,常喜欢挽着胳膊,与人交谈时也喜欢靠得很近。因此,要想与当地人沟通,就要学会适应这些表示亲近的方式。
在与巴拉圭人交谈时,还应避免涉及政治性话题,恰当的话题是家庭,体育和天气。不要过份热情地称赞对方的私人用品,否则他有可能将其做为礼物给你。
如果应邀到巴拉圭人家中做客时,花或酒均是适合的礼品。当地的正餐是午餐,只要情况容许,一家人通常聚在一块吃午饭。他们惯于迟用晚餐,约8-9以后才进食。也善饮啤酒,常有递杯给友人的举动。当地人还爱好饮一种马黛茶。它是一种长青灌木。客人喝得越多,主人会越愉快。

巴拉圭的地方风味食品也有很多,主要有:美味鲶鱼(surubi),富含营养的巴拉圭牛角面包却名为巴拉圭汤(sopaparaguaya),牛肉蔬菜汤(soyo),以及味道鲜美的木薯汁。巴拉圭牛肉值得您品尝,还有冰镇凉茶(Terere)也不可错过。还有很多巴西餐厅,他们为您提供巴西烧烤与自助餐。
在夜总会及餐厅的星期五、六、日夜晚还有表演,穿着传统服装的女子,将缸放在头上跳着拉波提雅舞,高楚人则随着打击乐的旋律爽朗地豪舞。在餐厅内,也可享受到巴拉圭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吉他及竖琴演奏。

巴拉圭还被誉为“编织的国家”,Itaugua是美丽的手编丝带产地,在那里可以便宜的买到Guarani族以针织成的桌巾。巴拉圭较著名的土产有马黛茶及其茶具、蜘蛛绣、手织的桌巾、窗帘、皮雕制品等,皆可在市中心主要街道的药品店或路边买到。
巴拉圭人还将新年之前的五天定为“冷餐日”,任何人都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冷乳等食物,以纪念在一百多年以前的独立战争中的巴拉圭革命军战士。因为巴拉圭革命军战士就是因为在离新年还有五天时,正好弹尽粮绝,但革命军战士仍然拼死作战,击败了敌人。
巴拉圭瓜拉尼人还有一种屋葬的习俗,人死之后,亲友们就会把死者用过的物品装入一个木匣,同死者一道埋葬。
本文作者:世界风俗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