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从追朔!揭秘美索不达米亚“巴别”通天塔之谜野史趣闻

2018-10-30 15:38:12

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大多数民族还处于未开化的时代。然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已经建立了一座气势磅礴的通天塔。通天塔有何作用,人们为什么要修建通天塔?

网络配图

令人叹为观止的通天塔

巴别通天塔建于5000多年前,其恢弘壮观堪与金字塔媲美。

这座壮观的塔的塔基长度和宽度各约91米,用巨石筑砌成七层台阶,一层垒叠一层,一阶高出一阶,高度近百米‘高耸人云。在它的顶上,还有美轮美奂的庙宇。据说,它是天上诸神前往凡间住所途中的踏脚处,称得上是天路“驿站”或“旅店”。

巴别通天塔和美索不达米亚其他庙塔一样,都是用砖构筑,原因是当地缺乏良木和岩石。虽然那里盛产棕榈,但木质欠佳;两河流域为冲积平原,岩石缺少,纵然北部有些石头但品质低劣。

为使庙塔的巨墙外观不至于显得单调,工匠们聪明地建造了高大的斜桥和斜形阶梯,再用支缴作装饰,把巨大平面的墙巧妙地分成了有变化的几段。从现代建筑技术的角度来看,这种巨大立面的处理手法,很合乎建筑艺术的法度,是十分高明的。

在希伯来的神话故事里,巴别通天塔与上帝耶和华紧密相连。耶和华惧怕凡间的人建造巴别城和通天塔的巨大力量,嫉妒他们的智慧和成功,于是暗施法术,搞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彼此之间言语不通,造成隔阂,无法完成工程。但是,巴别通天塔的修建没有因为被“神人”阻止而宣告失败,相反,它建成了,只是后来又被破坏了。

经过历史的荡涤,岁月的洗礼,时至今日,巴别通天塔只剩下一堆废墟。我们也只能从其模糊的遗址当中,推测其规模、式样、结构等。而那些残存的史籍的记载也并不能让我们对此有更深人的了解。

网络配图

在凤毛麟角的史籍记载中,称得上有价值的,是在通天塔旁边马都克神庙内发现的一块珍贵的骨牌。骨牌上面镌刻着的是在公元前460年,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希罗多德游览巴比伦城时,对已经荒弃的巴别通天塔的赞词:“它有一座实心的主塔,一弗隆(210米)见方,一共有八层。外缘有条螺旋形通道,绕塔而上,直达塔顶。约在半途设有座位,可供歇脚。”他记下的塔基,每边约长90米,高度也约90米。

希罗多德还记述,在巴别通天塔顶上“建有一座大神庙,里面有张精致的大睡椅,铺陈华丽,旁边有一张金桌子。神殿内并无偶像……神亲自进人庙里,躺在睡椅上休息”。

巴别通天塔在公元前689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攻陷巴比伦城时遭到摧毁。后来,新巴比伦王国建立,统治者尼布甲尼撒(前605~前562年)下令重建通天塔时,因为工程浩大,他不得不号召“全国各族的人,不分南北也不论内陆或沿海地区,都要前来参加工作。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帝到达巴比伦城时,巴别通天塔已遭破坏,他打算重建废塔,但后来这一雄心被工程的浩大吓到了。据估计,光是初步清理原址地面,就需要一万人工作两个月。

本文作者:未来网新闻(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