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重臣被俘后不愿投降,皇太极的妃子说:我来!一日后,他降了野史趣闻

2018-10-26 15:35:43

明朝末年,有一位大将,能文能武,是明王朝的重臣。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重臣大将却在松山之战后降清,沦为贰臣。乾隆帝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式编纂的《贰臣传》中收录了此人。

此人就是明末大将洪承畴。明末,洪承畴这位大将被俘后宁死不降!皇太极的妃子说:我来!经过彻夜长谈,一日后,大将降了。

洪承畴出生于贫寒家庭,11岁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干活之余,聪明好学的他,经常去爬在学馆的窗户上听课,有时还帮学生做一些对子。不久后,举人洪启胤慧眼识英才,免费收家贫缀学的洪承畴为徒。

承畴在启胤的悉心教导下,进步很快。他有一篇作文,表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抱负,洪启胤阅完大喜,批语:“家驹千里,国石万钧”。

1615年,23岁的洪承畴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1616年,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从此他的为官之路开始了。

明末,天下大乱,高迎祥、李自成等人举行了起义。崇祯皇帝慧眼识才,遂派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镇压了农民起义。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洪承畴立下奇功,打得李自成大败,仅余18骑走入陕南商洛山中。

洪承畴因镇压起义,得到升官。崇祯十二年(1639年),洪承畴任蓟辽总督,成为了权倾一方的大将。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清军攻锦州及宁远,洪承畴派兵出援,败于塔山、杏山。

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洪承畴又遭到了失败。

崇祯十五年(1642年)一月,洪承畴在松山被围困了半年之久后,因城中粮食殆尽,松山副将夏承德叩请清军,愿拿儿子夏舒做人质约降。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

战败后,洪承畴被清军俘虏,押解到了盛京,关在皇宫内的三官庙里。在这里,洪承畴整天破口大骂皇太极,他拒不投降,宁死不屈!每天披头散发,光着脚,不吃不喝,他“英勇无畏”地说:“我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了!”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见洪承畴不吃不喝、死不投降,认为他是条汉子,此人可以重用。遂不舍得杀他,想法找人进行劝降。皇太极动用了盛京城中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去劝降洪承畴,其中大部分是洪承畴以前的同事、朋友,其中有个人叫范文程。

根据民间史料记载,范文程去劝降时,洪承畴对他破口大骂,拒不投降,宁死不屈!

根据民间史料记载,范文程劝降失败后,皇太极因此焦灼不已,茶饭不思。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女子(妃子)站了出来,她对皇太极说:“你别着急。我来!我亲自出马,去试试!”

这个妃子名叫孝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也就是庄妃。

根据民间史料记载,一天晚上,正当洪承畴躺在光板床上,忍饥挨饿,只求速死时。忽闻一股奇香扑鼻而来,他一振后,微张开双眼,只见面前竟站着一位满洲俏丽贵妇人。此女子容貌美艳,袅袅娜娜,发乌黑油亮,腕似嫩藕,手如葱白,窈窕的身材如风摆杨柳、出水芙蓉。这个贵妇人正是庄妃。

洪承畴见到庄妃后,见她是一个俏丽女子,遂撤去了防备。

庄妃先开口说:“洪将军乃是栋梁之柱,如今交战,百姓困苦不堪,将军何不从中调停,岂不是报效了国家和保住了万千黎民?”“清主仁慈,绝对不会为难将军的!”

洪承畴听后一惊,没有答话,他感到此女子不一般。

庄妃又说:“听说洪将军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谁来孝敬她老人家?”

洪承畴听后心中一酸,差点落泪。庄妃见状,从带来的竹篮中取出玉壶、酒盅,倒满人参汤说:“洪将军已决心一死?这是送行酒,请饮下。”

洪承畴看她一眼,沉默一番,一口喝了下去,“酒”刚一入口,洪承畴觉出了这不是毒酒而是人参汤。心中不由一喜,连饮数杯。庄妃“以壶承其唇”又说:“洪将军数日饮食,身子虚弱,再多饮几杯吧!”……

庄妃一口一口给洪承畴灌下人参汁,又动之以情,喻之以理,给他说了彻夜的贴心话。

经过彻夜长谈后,洪承畴想通了。一日后,他下定决心:投降!

就这样,经过庄妃彻夜苦劝后,洪承畴这位明朝大将降了清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庄妃劝降”。

本文作者:史海忆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