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称帝封妃时五宫后妃顺序有啥名堂,长子豪格的母亲不在列野史趣闻
清朝在努尔哈赤的时候并没有称帝,而是在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大金的版图逐渐扩大,实力增强足以可以与明朝抗衡的时候才称帝的。而且清朝在努尔哈赤时期就是联合蒙古各部族,并且吞并女真族别的部族,在努尔哈赤时期基本完成了对女真个小部族的并吞成立了后金。这也为皇太极建立大清打下了基础。
其实,皇太极之后还能比努尔哈赤之时还壮大,主要因为皇太极还是延续了努尔哈赤时期的对外政策联合蒙古,这主要表现在通婚上,在清朝建立初期,清后宫的主要女人组成部分蒙古是最多的。在皇太极称帝初期,册封自己的发妻哲哲为皇后,就是孝端文皇后,来自科尔沁草原博尔济吉特氏。东宫关雎宫宸妃海兰珠也是来自科尔沁草原博尔济吉特氏,也是最得皇太极恩宠的妃子,仅次于皇后之位。再下来是西宫麟趾宫贵妃娜木钟,也是博尔济吉特氏,先为蒙古林丹汗大妃。次东宫衍庆宫淑妃也是博尔济吉特氏,以前是林丹汗的侧妃。最末的就是次西宫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也就是孝庄文皇后,也是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剩下的都是排不上位的妃子了。
我们现在一个个来说,皇后哲哲自不用说了发妻,背后有科尔沁草原,当然最早是与后金联盟的部落。关雎宫宸妃背后有科尔沁草原做后盾而且是皇太极最宠的妃子。再下来尊的女人那便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有人说为啥她一个寡妇还能居第三,主要因为她之前嫁的男人是林丹汗,察哈尔部的首领,其实也算是整个蒙古国的正经主子只是没落了,听其号令的蒙古各部落的人不多,林丹汗在世时想重整蒙古各部落,可是金国为了强大也拉拢蒙古其他的部落首领而壮大自己,这就与金国的壮大出现矛盾,所以在皇太极继承汗位的时候攻打了察哈尔部落并且大胜,林丹汗死了。而林丹汗的后妃娜木钟是有号召力的,因为蒙古的女人不像汉族的女子那样柔弱,同样是可以骑马很彪悍的,后来皇太极为了吸收察哈尔部的残余势力还有在蒙古的号召力,就把林丹汗的后妃们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之中,这个自然位份不能给太低的。而次东宫淑妃是林丹汗的侧妃自然也不能位份太低,毕竟册封一个是不能彰显自己的胸襟的。最后一位永福宫庄妃是宸妃海兰珠的妹妹自然也有一宫之位了。
这样看来这个女人还是自身要有点实力才好。所以在清皇太极时期金因为吸收了很多的力量,至少在实力不能与大明抗衡之时,他的扩张范围是以像周边弱势地方发展的,再比如后来还征讨了朝鲜,朝鲜一直以来都是明的属国,说明金在皇太极时期迅速强大后有并吞明之野心。长子豪哥的母亲虽然生有长子在顺治二年去世的,但是并没有在这五宫之列。而且当时顺治也不是唯一一个继位人选,还有一个就是麟趾宫贵妃娜木钟生的博穆勃古儿。毕竟娜木钟的位置要比孝庄的高,只是顺治除了自己的母亲孝庄还有皇后哲哲,再有多尔衮的支持那就自然胜算更多了。
本文作者:明儿上的云端(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