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野史趣闻
欢迎大家边听这首歌,边看本文。
安禄山,只是一名出身贫寒的胡人,其人文采不出众,品格也不高尚,为什么能够先后获得众多高官显爵,最终走上人生巅峰呢?通过本文,小崔畅说历史会为大家说明原因。
文/小崔畅说历史
世人皆知,发动安史之乱的是大名鼎鼎的安禄山,可是,世人对安禄山获取高位的方法,却知之甚少。
为什么胡人杂交而生(出身低下)、忘恩负义(品格低劣)的安禄山会发家致富、位高权重呢?
本人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张守珪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及慧眼识人且用人,是安禄山时来运转风生水起的关键因素。
公元703年,安禄山出生于营州柳城的粟特人家庭,其父亲是擅长经商的西域康国人,母亲是从事占卜职业的突厥巫师阿使德氏。
起初,安禄山叫阿荦山,在突厥语中意为战神,可见其母对儿子的望子成龙之意。
出身卑微却能改变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安禄山
后来,阿荦山的父亲早死,母亲转嫁给突厥将军安延偃,阿荦山便获得了正式的名字-安禄山,不久,由于继父安延偃的部落被打败,所以安禄山只能逃到幽州,在唐朝边境的贸易市场中从事翻译和中介业务的互市牙郎等工作。
不过可惜的是,虽然安禄山聪明狡猾、擅长揣测他人心理且精通六种蕃语,但是,从事十多年互市牙郎的经历仍没能令他出人头地发家致富。
公元732年,年近三十岁的安禄山为了发家致富,便开始从事偷羊倒卖这一兼职,不过再次可惜的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正当安禄山在小心翼翼地偷羊时,忽然一个麻袋蒙住了他的头,紧接着,两眼一黑的他便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拳打脚踢。
事后,遍体鳞伤的偷羊贼安禄山,被押送到幽州节度使张守珪那里,等待审判获刑的可悲命运。
然而,正当张守珪了解清楚案情,准备下令将偷羊贼安禄山棒杀时,只见身材魁梧的安禄山突然挺身起来大声吼道:“大人不是想消灭奚和契丹吗?为什么还要在大敌当前之际棒杀勇士?”
张守珪闻听此豪言,便别有用心地走到安禄山身边,又仔细打量了他一遍,同时,一种惜才爱才之心,便油然而生:是啊,奚人和契丹人确实很猖獗,在此用人之际,与其棒杀如此勇士,不如用此勇士来戴罪立功地以夷制夷。
于是,多行不义将自毙的安禄山终于时来运转,获得了张守珪的重用。
安禄山的人生贵人-张守珪
起初,张守珪让安禄山担任捉生将的军职,所谓捉生将,就是在作战前捕捉少数敌人套问军情的侦察兵。
安禄山接任后,早年从事翻译、中介服务的经验终于派上了用场。
由于安禄山精通多种蕃语,熟悉唐朝边境各族人的风土人情,能跟各种奇人异士打交道,而且他还对当地的河流、山川、峡谷等各种地形都了然于胸,所以知天知地、知彼知己的安禄山去从事捉生将的工作,便往往能事半功倍地圆满完成任务:安禄山每次出击,往往只需带几名骑兵,可归来时,他就能绑回数十名奚人或契丹人俘虏,而且不论张守珪想要什么样的俘虏,想了解什么样的军情,安禄山均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将知晓以上情报的敌人抓获。
不久,多次完美完成任务的安禄山获得了张守珪的赏识,张守珪提拔他担任偏将一职。
升职后,安禄山并没有自满,相反,他更加兢兢业业地工作,同时注意讨好上司,由于张守珪嫌弃他长得胖,所以他就多做运动少吃饭,并经常在老张面前溜须拍马说尽好话。
于是,在安禄山好好工作、认真减肥、长久恭维的多重影响下,张守珪更加爱惜安禄山,将其认为养子,命其在身边工作,以示优宠。
公元736年,安禄山因屡立军功、作战勇猛而被朝廷提拔为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
如此,等待安禄山的,仿佛是在军方大佬庇护下步步升官、年年发财的光明人生。
不过很可惜,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安禄山的一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其二,李隆基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及安禄山的深刻反思及屡次贿赂,是安禄山大难不死必有持续后福的关键原因。
安禄山担任左骁卫将军后不久,在一次讨伐奚和契丹的战争中,由于安禄山屡战屡胜大意轻敌,导致唐军贪功冒进地孤军深入至险地,最终被埋伏已久的敌人打得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义父张守珪见了,念其勇猛善战人才难得,就没有按照军法立刻处置他,而是将安禄山扭送至东都洛阳交由皇帝发落。
就这样,犯下败军辱国罪名的安禄山得以与大唐皇帝李隆基建立关系。
来到洛阳后,负责审问安禄山的是宰相张九龄,张九龄了解清楚案情,仔细观察安禄山后,毅然决然地在案卷中写下处死安禄山的批语。
安禄山的第二贵人-唐玄宗李隆基
然而,该案卷在经过唐玄宗审批时,同样爱才惜才的唐玄宗大笔一挥,将安禄山特赦,令其以白衣之身回军中效命,戴罪立功。
这次大难不死,令安禄山悟出一个道理,那就是: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地作战厮杀,虽然也能平步青云地升官发财,却也有朝夕之间战败亏输至一无所有甚至身首异处的可能,那么自己该怎么杜绝这种可悲的可能呢?那就要靠贿赂了,只有不遗余力、眼光长远地贿赂朝中重臣和天子近臣,使他们不断地在天子面前为自己多多美言,自己的命运才会多福少灾步步高升。
就这样,擅长总结人生经验的安禄山以后行军作战时,不再为坐吃山空而聚敛财物,他聚敛财物,只是为了以贿赂朝中重臣和天子近臣为主、以吃喝玩乐为辅地明智安排人生。
于是,以后,只要朝廷使臣来到安禄山处视察,安禄山都会重金贿赂他们,并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使他们回京复命时愿意向唐玄宗多多美言,同时,安禄山也不忘暗中出重金贿赂宰相李林甫、户部尚书裴宽等朝廷重臣,就这样,一些天子近臣和朝中重臣收了重金后,便都夸奖安禄山,唐玄宗听得多了,自然也对安禄山更加信重。
公元740年,众口皆赞的安禄山不出意外地升任为平卢兵马使。
第二年,御史中丞张利贞作为河北采访使,到平卢视察边防工作,负责接待的安禄山见到张利贞后,屡屡对其逢迎拍马,并多次花重金贿赂张利贞及其左右亲信。
于是张利贞回京后,自然对安禄山大肆夸赞,唐玄宗听完汇报后,果然龙颜大悦地擢升安禄山为营州都督、平卢军使,兼奚、契丹、渤海、黑水四府经略使。
公元742年,唐玄宗任命安禄山担任平卢节度使,令安禄山负责镇抚室韦、靺鞨等少数民族,驻防平卢军、卢龙军、榆关地区和安东都护府等地,统率营州和平州的三万余军队。
如此,八面玲珑的安禄山,通过沙场上对少数民族的屡战屡胜和对万般财物的巧取豪夺,通过明智花钱以及对朝中重臣和天子近臣数年如一日的贿赂讨好,终于不断升迁为统率数万大军防守帝国边疆的藩镇重将。
那么,安禄山是会自安其位?还是会继续步步高升呢?
其三,安禄山对杨贵妃、李隆基的极端巴结奉承和李隆基对安禄山的爱屋及乌、无限宠溺,是安禄山到达人生顶峰的终极推手。
公元743年,安禄山奉命到长安觐见皇帝李隆基,在大明宫的含元殿中,安禄山声情并茂地歌功颂德道:“去年秋天,蝗灾肆虐了营州,一些庄稼惨遭啃食。微臣见此惨景,颇为痛心,便向上天焚香祷告道:‘若臣事君不忠,心术不正,请上天让蝗虫吞食我心;若臣事君忠诚,良心颇正,请上天让蝗虫彻底消失。’微臣刚说完这些话,就见一群大鸟从北方飞来,开始吞食蝗虫,转瞬之间,蝗虫便被吞食殆尽。微臣见此祥瑞,顿时转忧为喜,振奋不已。陛下,如此稀世祥瑞,请您命史官正式记载入史册吧。”
若在年轻时代,李隆基听到如此肉麻之语,一定会不屑一顾地将安禄山贬官或罢免。
可在建功立业后满朝文武都歌功颂德的情况下,早被马屁拍晕的晚年李隆基,在大多数情况下,已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欣喜地命令史官记录下安禄山编造的故事。
此后,李隆基对安禄山更为宠爱,对其的赏赐甚厚,甚至命安禄山可以随时觐见皇帝,并封安禄山为骠骑将军。
安禄山离开长安后,也很懂得感恩地屡屡率军打败奚和契丹等少数民族军队。
同时,为了确保自己能因胜而更获圣宠,为了确保自己能不因败而失宠身死,安禄山坚持长期花重金贿赂朝中重臣,如首席宰相李林甫、礼部尚书席建侯和诸多天子使臣,在多次收到安禄山的锦罗绸缎、奇珍异宝后,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盛赞安禄山。
这些难得一致的赞美,李隆基听得多了,自然对安禄山更为青睐。
公元744年,李隆基下诏,令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负责镇抚契丹、奚等少数民族,统辖河北的幽、蓟、妫、檀、易、恒、定、漠、沧九州之地,统率高阳、唐兴、横海等九军共九万一千四百人。
如此,身兼平卢、范阳两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共统率近十三万军队,已成为唐朝实力最强的藩镇悍将。
不过,这还不算是安禄山的人生顶峰。
公元747年,受皇命兼任御史大夫的安禄山回京城复命,只见他积极踊跃地跪地磕头向李隆基行完三跪九叩大礼后,面对李隆基身边的太子李亨,安禄山却不以为然、佯装懵懂地询问道:“这位是谁?为什么能跟陛下平起平坐?”
李隆基见安禄山“不谙”汉礼,便向他解释说这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并要求安禄山向太子行礼。
安禄山听到皇帝要求后,便假装殷勤地一恭维一贬低道:“微臣不通汉礼,向来只知向陛下行礼,没想到还要向太子行礼。”说罢,安禄山才既消极又不情愿地向太子行叩拜礼节。
李隆基耳闻目睹安禄山对待自己和太子的迥异情状,不禁在心中感叹:安禄山对自己真是太忠诚了,竟然不惜得罪太子。
被安禄山拜为义母的玄宗宠妃杨贵妃
于是,他对安禄山更加恩宠,当时,李隆基正宠爱着杨贵妃,一见安禄山只忠心于自己,他便顺水推舟地让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哥哥和姐妹结为异姓兄弟姐妹。
从此,安禄山与杨贵妃,这两位同得李隆基宠爱的人,便和衷共济地互相关照起来。
其中,尤为令人惊奇的是,明明与杨贵妃兄妹们结拜的安禄山,竟自降身份,去拜杨贵妃为义母。
如此,在杨贵妃欣然接受该义子的情况下,安禄山便能通过李隆基对杨贵妃的恩宠和赏赐,去进一步获得李隆基的双重恩宠和多种赏赐:
如李隆基见安禄山与杨贵妃一起跳胡旋舞来取悦自己,便会兴致勃勃地观看,并赏赐两人财物;
如安禄山拜杨贵妃为义母,那李隆基就是义父,为了让义子到长安述职时方便,李隆基特命工部为安禄山修建了一处金碧辉煌的豪宅;
如安禄山过生日,作为义父义母的李隆基和杨贵妃,就会因为他过生日,而赏赐给他各种珍宝、衣物和酒食;
如杨贵妃将肥硕的安禄山装在巨大的襁褓里洗三,李隆基兴致勃勃地前来观看以至捧腹大笑时,安禄山便能再次获得李隆基的财物赏赐……
直到公元751年二月,安禄山向李隆基提出要兼任河东节度使,对于这样得寸进尺的请求,曾多次厚赏安禄山的李隆基没有多想,便一如既往地将官职封给了安禄山。
河东节度使,负责镇抚突厥,统辖忻、代、岚三州之地,统御五万五千兵马。
唐朝的十大藩镇,安禄山独占其三
至此,安禄山一人便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之职,统率十八万军队,同时,他还兼任上柱国、河北采访使、东平郡王。
此外,安禄山的十一个儿子,都由皇帝赐名,且年长的安庆宗担任太仆卿,娶皇族的荣义郡主,次子安庆绪担任鸿胪卿,前途亦不可限量……
总之,安氏家族,可谓备受李隆基恩宠。
不过微妙的是,杨贵妃、李隆基助安禄山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安禄山将会怎么对待他们呢?
综上所述,胡人杂交而生、忘恩负义的安禄山会发家致富、位高权重,主要在于:
其一,张守珪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及慧眼识人且用人,是安禄山时来运转风生水起的关键因素;
其二,李隆基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及安禄山的深刻反思及屡次贿赂,是安禄山大难不死必有持续后福的关键原因;
其三,安禄山对杨贵妃、李隆基的极端巴结奉承和李隆基对安禄山的爱屋及乌、无限宠溺,是安禄山到达人生顶峰的终极推手。
本文作者:小崔畅说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