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和秦昭襄王的较量!野史趣闻

2018-10-24 23:04:34

在中国战国史上,有许多满腹韬略的大将军,这其中就有赵国的名将赵奢,赵奢是一位及其富有实战经验的军事天才。兵法云:兵者,诡道也!单一个诡字,道尽兵法的精髓。但是这只是理论而已,用于实战,就要看个人能力了,现在说来,就要做到认清现实。

具体怎么认清现实?只有实践,实践是唯一实现一切理论的道路。眼高手低的人大多自以为脑子里都是点子,可是到了现实来用,好像怎么都不好用。王阳明心法云,知行合一,才能内外通透,无往而不利。赵奢是赵国的中流砥柱,赵奢活着的时候,这个时候还有一位负荆请罪的老将廉颇,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以赵奢死后,廉颇上场!

但是赵奢恰恰生了一个夸夸其谈的儿子,赵括,这与后来曹操的儿子曹植是大抵相同的,才华绝世而名重一时。但是才华,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强大。相反,那些敦厚持重的人,才能担当大任。赵括喜欢论兵,滔滔不绝,但是言过其实,古书曰:名不胜实者,用起来没有不失败的。诸葛亮用马谡,也是犯了这个错误。

前261年,秦昭襄王下令,攻打赵国,秦将军白起与赵括战于长平。这个时候,用人不才的赵孝成王,把老将廉颇换下来,用了赵括。赵奢死后曾言:赵括我儿,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赵奢的妻子,屡次劝赵王,自己的儿子不是大将之才,不能用的。然而赵王并不采纳。其中的秦国着实厉害,用了反间计,迷惑了赵王,正中下怀。

秦国埋好了一个坑,正等着你去跳呢,你果然跳了!这个坑就是赵括。正所谓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军事战争是一把刀,然而这把刀锋利不锋利在于,使用这把刀的将军和控制这把刀的君主。对方用阴谋诡计,迷惑了控制这把刀的君主,中了别人的圈套,就算有五十万赵国军队?又能如何。

长平战役掀开序幕,廉颇下场,赵括上场,你老将军的打法太保守了,这样下去是不能胜利的。那就改了吧,赵括换掉防守,从长平(今山西高平)开始全面反击,打的秦将白起,连连败退,但是这种退,是假的。白起还有一路军,绕过赵国军队,开始从后面包围,待赵括军队进入圈套,全面围之。切断你的粮道儿,死死的围着你。

赵军46日没有饭吃,但是46日没有饭吃,正常人早就死了,其中只是吃的少一点儿而已,或许把能吃的,该吃的,都吃了,最后终于撑不住了。这个时候,赵括率领勇士,开始突围,身先士卒,被秦军射杀。这是他最后的血性!也不失为一条好汉!他死了,也带走了赵军40多万将士生命,全部被白起坑杀!

他太年轻了,没有实战经验,若是历练个几年,未必不能堪当大任。但是究其原因,历史总把错误推给这些战败的将军,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体现自己的气节。但是作为君主,用不好人,才是最大的失败。真正决定胜负的是两个君主的较量。

名者,公爵也,名不胜质,用之不祥。经此一战,赵国精壮尽亡,国家一蹶不振。秦国这个赫赫有名的大将军白起,暴毙而亡,杀祥不祥,不可不畏。

本文作者:帐饮东山(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