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雍正王朝》是将雍正美化了还是丑化了?历史上真实的雍正野史趣闻

2018-10-24 22:37:13

雍正(中国清朝皇帝在位1722—1735年,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立中体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经过众多兄弟激烈的竞争后取得了皇位,以统治手段严苛而闻名。

雍正皇帝一直是争议比较多的,尤其他的继位。据野史说他是夺位的,将遗诏中的“传位十四阿哥”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当然了,这一点是经不住推敲的。清代历来比较重视储位,所以涉及传位的诏书一般都是汉文和满文两个版本的,汉字好改,但是满文就不怎么好改了。但种种迹象表明,雍正继位这件事,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兴文字狱

雍正七年,一个考公务员没考上的没落书生曾静一时兴起,写了一篇文章策反川陕总督岳钟琪,被岳抓起来拷问之后,牵连到了吕留良。在吕家,抄出了许多吕留良的著作及日记。在吕的日记和著作中,他称清朝为胡虏,称满人为胡人,称吴三桂的部队为王师-----又说什么怪风震雷,细星如慧等天象,以此说明要天翻地覆,改朝换代。雍正大惊失色,将曾家、吕家满门抄斩,牵连的数百人被杀,数千人被流放。

血滴子,相传是雍正粘杆处的一种杀人器具。像个鸟笼一样,外面是皮囊,里面有很多快刀。使用的时候趁人不防备,将血滴子套在头上,然后按动开关,人头就被取下来了。这种暗器太残忍,也太没有人道了。虽然雍正的黑历史如此之多,但他对于清代的贡献还是很大。整饬户部,反贪反腐,清理国库等等,要是没有雍正,康熙末年的颓废之势可能会波及更广,影响更大,哪里还会有康乾盛世呢。

雍正骨子里是艺术家

雍正的骨子里是一位艺术家,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满足欲。他在玩的方面兴趣广泛,饲养动物、嗜好眼镜、迷恋钟表、改造文玩……故宫存世大量的《行乐图》中,他扮演各种角色,充满娱乐精神,雍正皇帝的性格多面,有绝对的控制欲,也是位极端的“细节控”。

1723年,康熙驾崩,雍正当政,将君主独裁搞到极点。天下第一切,事无巨细,都要他说了算。他为此在位十三年间共计批阅“小报告”多达十六万件有余,日均三四十件,赢得“勤政”的“美名”

在艺术上,雍正的“控制欲”同样有淋漓尽致的表现,是一位十足的“细节控”。毫不夸张地说,当时圆明园即使要修一扇门窗,怎么修,长短质地等等,都要反反复复,跪听“最高指示”。雍正很喜欢郎世宁,圆明园牡丹花开,地方进贡瑞谷,新烧个“驴肝马肺”钧窑缸,甚至弄个窗户纸等等,都召他来画。

同时期的伏尔泰对雍正的评价: 这位皇帝(雍正帝)是历代帝王中最贤明、最宽厚的一个。他一贯关心减轻穷人的疾苦,让他们劳动,他严格地遵守法律,抑制僧侣们的野心和诡计,保护国家的和平和富裕,奖励一切有益的技艺,特别是土地的耕作。在他的治下,所有的公共建筑、交通要道和联结这个大帝国各河流的运河都得到了维修,工程宏伟而又省钱。在这方面,只有古罗马人才比得吧”。

本文作者:四冥狂客(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