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将领,军功卓越让雍正感叹得之我幸,却也因军功声名狼藉野史趣闻

2018-10-24 22:35:04

他是清朝将领,军功卓越让雍正感叹得之我幸,却也因军功声名狼藉!

年羹尧自幼读书,才华就显现出来,康熙三十九年中了进士,渐渐得康熙重用,本来只是一个权力比较高的官员,后来在雍正上位时立下了功劳,再加上曾经率领军队打击了准噶尔部。所以让他慢慢变得很膨胀,认为自己既是从龙功臣又是战斗力强悍的将领,国家一定离不开他,所以在每个方面都表现的有恃无恐。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年羹尧掌握了一大批军队,手里有实力,当然谁都不怕,就算是雍正也一样不能管制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雍正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到处都有可能发起战争,为了巩固统治雍正必须要派出一个将领去西北作战。经过仔细挑选之后发现只有他适合,而且当时他受到雍正的信任。

雍正即位后,年羹尧更是受他倚重,与隆科多两人被合称为雍正的左膀右臂,隆科多是康熙四子胤禛的亲郎舅,在四子还未登上皇位时已经为他做事很多年,两个人关系很好。

后来雍正下令:粮草、士兵全凭年羹尧调遣,一切大小事宜都由年羹尧说了算,对年羹尧可谓是极其的信任,就这样,年羹尧开始掌管西部一切事物。从本质上来看,这时年羹尧已经成为了雍正在西部地区的前线人员,权利也远远超过大将军和其他总督。雍正还特意告诫年羹尧手下的地方官员,务必要听从年羹尧的指令。

这时候年羹尧就已经可以调动四个省份的军队了,意味着他手里有几十万可以随时动用的人马,而当时整个朝廷可以作战的士兵加起来总共也只有几十万。年羹尧本性是个贪婪的人,因为手里有这些士兵,而且又正在西北为国家而战,所以他就借着立下不少军功的名义,向雍正索取了很多土地和金银财宝,过分的是战争必须的粮草就要了军队正常需求量的几倍,让当时在后方供给的人员苦不堪言。

年羹尧不仅在西部问题上独揽大权,雍正还下令年羹尧可以参与朝政,有权和雍正直接接触,把各大小官员的优缺点、功与过,百姓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冤屈,一一上奏,也好方便大家一起讨论。在重大官员安排问题上,雍正也是多次与年羹尧交换意见,给了年羹尧十足的权利。

至此,雍正对年羹尧的宠信已经是到了令人诧异的地步,雍正认为清朝有年羹尧这样的大将已经是自己最大的幸运,开疆扩土,平定战乱,运筹帷幄,不禁感叹:得之我幸,如果大清都是这样的臣子,就不愁治理不好了,年羹尧所受的恩待,令其他臣子眼红不已,却也只有羡慕的份。可随着时间推移,事情就变了。

这个时候年羹尧还经常给雍正提出意见,对朝廷上官员的任命指手画脚,这是一个大忌讳,聪明的臣子都会避其锋芒,朝廷上的事情应该都归皇帝来管,可年羹尧却越发放肆,所有的任命都由他这个将军来决定,雍正的想法反而没有那么重要。这个时候雍正就在心里开始讨厌他了,但是现在需要他在前线作战,所以才暂时没有动他。

没多久他就作战胜利回来了,自认为立下了很大功劳的他在行为习惯上变得更加张狂,不仅仅对其他的官员看不起,而且对皇帝的赏赐更是认为理所应当,这让当时的雍正日益不能忍耐,认为年羹尧已初心不在。正巧这时又有大臣上奏,年羹尧贪污受贿,私自占用军饷,累计数量惊人,达两百万之多。与此同时,雍正正好在下令整顿贪赃枉法之风,年羹尧撞到了这个枪口,雍正不会轻易让这件事过去。

种种迹象都表明年羹尧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统治,雍正内心因此变得更加猜忌不已。正在这个时候雍正又得知,说是年羹尧大将军平常吃饭和皇帝一样称为用膳,这让雍正彻底大发雷霆,在心里下定了决心要收回他的一切权利。

但由于年羹尧现在的实力太雄厚了,所以雍正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以此来麻痹他,慢慢的就让朝廷中其他官员对他产生不满甚至仇恨。等到所有的战争都打完了,雍正也把朝廷的权力全部抓在了手上,年羹尧再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之后就慢慢的把他的权力和地位降下来。直到没有危险的时候,就直接下令让他自杀了。

本文作者:酱油妹说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